種了一次,只等著看結果了。
而這邊的稻穀,她都想辦法運到了儲藏室,這樣放多久都沒問題,只等著家裡要舂米的時候,她就混著拿出來,這樣大家就不容易發現了。
空間裡收完,很快就到了村裡收晚稻的時候,劉老師給大家放了三天假,讓大家幫著隊上收晚稻,怎麼說也能掙一些工分貼補家裡。
這次隊長是趙鐵軍,他早就跟付春華說了,這次如果付春華參與收晚稻,那就還按上次分糧那樣再分半個人頭的糧食。
當然李舒蓉和付永瑜兩個則每人加了一個工分,這也是新的隊委會透過了的。這麼些年沒有加過工分的兩個人,一年升了兩個工分,幹勁更加足了。
付春華也私下想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就是自己多活動活動,出外曬太陽的時候多抹些防曬霜。何況想要分糧食,這下地幹活也是應該的。
其實大人們給沒滿十五歲的孩子分配的任務左不過就是送水、幫忙打捆、撿田間遺漏的稻穗什麼的,這些活兒都不是很累,付春華有信心做得來。
這是第一次付春華投入這轟轟烈烈地秋收中,早上付春華也跟著李舒蓉和付永瑜兩個早早起床。
吃完早飯,她偷偷將空間裡的防曬露在臉上和手上抹了些,這個時候已是秋天,倒也沒有七月的時候熱了,需要穿長衣長褲,不用往胳膊和腿上抹了,還能節約一點。
果然,付春華跟著大人們到了工棚,聽著趙鐵軍分配任務,大人們都有固定要收的田地,而他們這些小一些的孩子們都被安排在隊部將開水送到田地,巡視各個田地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
這回付春華跟李同生分到了一起,這個平時不怎麼說話的男生,這次卻不知為何一路嘰嘰喳喳起來。
兩人一上午送了四趟水,李同生都非常照顧她,走在路上儘量讓她走樹蔭下面,到了地方,就讓她在樹蔭下歇一歇,他將茶壺送到田間。
付春華坐在樹蔭下,因為戴著草帽,雖是到了秋天,可到了大太陽底下,還是熱得流了許多的汗。
付春華這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是將毛巾搭在脖子上這種打扮了,實在是有的時候只有一隻手能擦汗,這樣方便了許多。
孩子們不用嚴格遵守時間,可以早一些回家,付春華趁著這個時候回去淘米煮飯、餵雞餵豬,省得奶奶和姑姑累得不行了,回來還要忙活這些事。
她圖省事,直接用空間的電飯煲煮飯,用空間的電磁爐炒菜,還用空間的電高壓鍋燉了些湯。
所以,當李舒蓉和付永瑜兩個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的時候,看到的是香噴噴的熱飯熱菜上了桌,碗裡還有清涼的草藥水(實際上是酸梅湯)。
兩人感動得不行,原想著付春華跟著自己一起出去上工了,回到家裡還得做飯吧,沒想到是這樣的場景。
三人一上午確實累得不行,可也餓得不行,早起都是喝的米粥,這會子肚子早就抗議不止了。
中午午睡完畢,三人又去了工棚等待分配工作,然後又去地裡收割稻穀、送水。
ps:
謝謝書友14736155、阿咪兒的粉紅票票,阿咪兒是老朋友了,你能過來看新書,旎旎很高興。還要謝謝每日打賞的anna0626,謝謝你每日的支援!今天是粉紅翻倍的最後一天,大家手裡有粉紅的可以拿出來了啊!
第六十九章(10月7日第二更)
就這樣溜溜幹了三天,總算是把地裡的晚稻都收上來了,脫完粒在曬穀場晾曬。
今年的老天爺真的很給面子,曬稻穀的日子一滴雨都沒有下,而且每天都陽光明媚。
等稻穀曬乾了又到了分糧的時候,這次付春華家裡分得的糧食更多,還是趙鐵牛和付永福兩個幫著挑回去的,只看得隔壁一家子眼睛都直了,這次卻是懂味地沒有多說什麼。
這次收晚稻,趙鐵軍可沒像郝隊長那樣對他們家放任不管,不下地的就不算工分。
這一次他們也是全家出動了,只是像王濃梅那樣的好長時間沒有下地了,算是累了個四仰八叉吧!
他們家因為付春華家一直跟趙鐵軍不對付,所以再想像原來那樣不出工不出力還要拿大頭是不可能了。
付春華就不用想那麼多了,她和李舒蓉、付永瑜兩個看著穀倉裡比平日多二分之一的糧食,開心得不得了。
做棉衣的大工程因為這秋收又耽誤了一段時間,白天下地做高強度的劇烈運動,到了晚上三個人都有些摸不到床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