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付春景口水長流,眼睛裡的星星比天上的太陽還要耀眼。
付春強卻是有些不耐煩了,這吃貨哥哥,除了吃不知道還會什麼,而且姐姐那麼好,他卻對姐姐那種態度,他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哥哥了。
付春強確實不知道前世裡,他也是最煩這個哥哥,除了會拖後腿,別的事情還真的都不會。就是吳得水也瞧不起付春景,認為他要不是付永德的兒子,就啥也不是。
付春華卻是知道這其實也不能全怪付春景。他是大兒子,又是長孫,他的出生可是讓付家特別高興的事情。第三代裡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男孫,哪裡能不捧在手心裡。
徐淑珍受趙菊秀影響至深。對於重男輕女這個問題也跟她如出一轍。就是後來付春華的出生也不能讓她對付春景的寵愛轉移,不然的話也不至於將付春景早早地接回去,而付春華卻是要到小學畢業。
這樣一個受家裡上下寵愛的人,到最後就演變成了只愛自己的人。要知道一個孩子出生,他就是一張白紙,他變成什麼樣子其實跟家長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付春景變成那樣的人,可以說百分之九十的責任也要徐淑珍和付永德來承擔。
不過也有例外,小妹付春妮因為比三個大的小很多。也是受家裡萬千寵愛長大的,可她還是能擺得正自己的位置,從來也沒有像付春景那樣自私自利,對兄弟姊妹和父母都很好。
不管怎麼說,第二日就到了除夕,是一年中讓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天,這一天他們可以穿新衣,吃一年中都吃不到的美食。
付春華一早起來,就幫著奶奶、媽媽和姑姑忙活起來,雖然徐淑珍能做付永德的主。可她在家務事上從來都是自己做,讓付永德能多歇著就歇著的。
付春華知道,自家媽媽還是非常傳統的女性。對於自家爸爸那還是很維護的。
鳳頭村的習俗是中午團年,所以中午這頓飯是最隆重的。看著自家大飯桌上都擺滿了各種肉類,最高興的是付春景,他現在已經守著桌子半步都挪不開了。
今天光燉缽就有四個,一個燉的臘火腿,一個燉的雞,一個燉的墨斗魚燉排骨,最後那個是付春華從空間裡撿了一斤左右的寒菌,李舒蓉給做了個寒菌燉肉。那香氣直引得一家子哈喇子直流。
其他的有什麼臘香腸、血豆腐、炒臘心肺。切成一指寬的臘肉,上鍋蒸得肥肉都透明瞭。當然還有幾個炒青菜。自己家菜地裡的菜現在可是遠近有名的,炒出來的菜鮮嫩可口。
付永德是個最喜歡吃寒菌的。聞著香氣就開始嚷嚷起來:“哎呀,媽,咱們家怎麼還有寒菌啊?”
李舒蓉笑著解釋道:“這是春華前幾天撿的,說是留著等你們回來一起吃,她還說記得你是最喜歡吃這個的。”
付永德聽了眼淚都差點流下來,自己把她這樣扔在鄉下跟奶奶一起長大,這些年他都沒有給過她一天的父愛,而女兒對自己的喜好卻是銘記心頭,能不讓他感動。
他看著挽著袖子、腳下墊著小板凳、正在那切菜的女兒,忍不住站在她身邊極盡溫柔地說道:“春華啊,爸爸對不住你啊!”
付春華抬眼看著一臉愧意的爸爸,忽閃著她的大眼睛笑著說道:“爸爸,你說什麼呢,你們在省城日子過得也不輕鬆啊,我在這邊挺好的,如今不光吃得飽。還吃得好呢。”
付永德更是覺得有些無地自容,他只能在心底裡下決心,等以後女兒回了省城一定要好好地對待她。
等所有菜都上齊了,付永德領著付春景和付春強一起出去放鞭炮,這也是鳳頭村這邊的習俗,中午吃團年飯之前是必須要放鞭炮的,一來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二來也是敬告祖先,這一年的日子都過得很好,希望祖先一直保佑。
付家奕端著酒杯對著天地都敬了敬,今年一年家裡的事情太多,可重要的是小孫子雖然歷經千難萬險回來了,他不管將來到地下父母如何責怪自己對兄弟不好,他也不能不拿自己的孫子不當回事了。
今天的酒也是付春華準備的楊梅酒和竹葉青,她都說是王小蘭送過來的,說是縣裡的領導送的,這酒好喝自然也是應當的。
男人們都喝竹葉青,女人和孩子們就喝楊梅酒,甜甜的辣辣的,很是好喝,就是李舒蓉也喝了兩杯。
一頓團年飯吃得大家都很是開心,付春景摸著圓鼓鼓的肚子,很是愜意,這一年的肉加起來也沒有今天這一頓吃得多。
一頓中飯直吃到下午三點才算吃完,大家都吃得有些撐。到晚上六七點,大家也不覺得餓,李舒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