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5部分

這世上有的是有錢人家能維持幾代的,那隻能說是父母教育子女得當,不過分溺愛孩子,因為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曉得要爭家產什麼的。孩子的壞毛病,都是父母慣出來的,跟孩子沒有多大關係。

所以說,今天萬家鬧劇的根源其實不在那幾個子女身上,還是在萬老爺子和萬老太太身上,在子女小的時候,沒有好好教育,而是一貫嬌寵,這孩子們能學好才奇怪呢。

不過也不能完全說父母慣孩子,那孩子就不好了,自家小妹付春妮生下來就是嬌慣著長大的,可她就沒有付春景那樣,她可比付春景有擔當多了。到後來付家有什麼事,付春華都不跟大哥商量,而是捨近求遠打長途跟妹妹商量。

但是從開始,這父母不溺愛慣著孩子,起碼讓孩子往歪道上走的機會就要小得多。

真正父母要做到的,不是給孩子留下多少多少的遺產,而是教會孩子自己會的那些本事和人生經歷。讓孩子少走彎路,還能自己儘快地成長起來。

付春華忍不住把自己的觀念說了出來,讓本來還沾沾自喜的付永德和徐淑珍兩個陷入了沉思。就是付春景和付春強也沒有說話,開始仔細咂摸她說的這番話。

見他們一時半會還理解不了。付春華又說了一個在書上看到的故事,那是一個讓她印象特別深刻的故事。

說的是古時候有個商人,非常會做生意,家裡家財萬貫,可直到中年才有了一個兒子。夫妻兩個對於這個兒子萬分溺愛,捨不得他做一點點的事情,哪怕是他要天上的星星,夫妻兩個都願意上天去給摘來。

可就是這樣一個兒子。從小嬌生慣養,不學無術,等他長大成人的時候,夫妻兩個都老了,他不光不會做生意,就是簡單的小事都不會做,整日裡除了吃喝嫖賭別的都不會。

夫妻兩個到了這個時候才開始著急起來,可現在再教,一時半會教不會不說,那兒子根本就不會學。夫妻兩個想了很多辦法。做了很多的準備,就怕兩人不在了,這兒子會餓死。

終於到了夫妻兩個都去世了。兒子覺得原來父母在的時候,不讓這不讓那的。這下好了,沒人管了,真是好事,天天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沒多久就把商人攢了大半輩子的家財給散了個一乾二淨的。

兒子被趕出了大房子,身上只有一身破棉襖,沒有辦法只能是去要飯。這城裡的人都知道他的來歷,根本覺得他是活該。都不願意施捨東西給這個人。

只有一家賣包子的鋪子,每次只要他去要飯。都會讓他吃飽了。這兒子去的次數多了,就覺得這包子鋪老闆是個好人。

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問那個老闆:“掌櫃的。我去別的地方要飯,別人都不肯理我,為什麼只有你對我好,給我包子吃?”

那包子鋪老闆也的確是個好人,也忍不住告訴了他一個天大的秘密,這個包子鋪其實是商人早就買下來了的,不過跟這個老闆約定,不能告訴他兒子這店鋪的秘密,只能是每天讓他吃飽就行。

那兒子聽了那話,馬上就把包子鋪收了回來,將那掌櫃的給趕走了。

沒過幾天這小小的包子鋪又讓他給敗光了,這一下真的再也沒人給他飯吃了,終於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那個兒子又冷又餓凍死在了街頭。

說到這裡,付春華停了一下,方又說道:“我個人覺得,如果父母越是疼愛一個孩子,就越是要嚴厲一些。哪怕是他走了歪路,也要幫著改正。就好比一株長歪了的小樹苗,如果想掰正它,就要在它身上綁木條,讓它往正確的方向長,這樣對於小樹苗來說是痛苦的,可只有這樣才能讓小樹苗長成真正的蒼天大樹。如果在那個兒子小的時候,那商人能下狠心將兒子的毛病扳過來,那兒子也不至於落到如此悽慘的結局。”

付永德聽了連連點頭:“春華說得對,對孩子不能太溺愛,如果越愛孩子,確實應該對他更嚴格一些。淑珍,我就覺得你對春景太溺愛了,以後他有什麼要求,我們可以滿足,不過就要看那個要求是不是合理的,如果不合理,我們一定不能答應。”

徐淑珍也跟著點頭:“是,我看春華和春強兩個就比春景要強,春景沒有弟弟妹妹的時候還不覺得,這跟弟弟妹妹在一起就顯現出來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還沒有兩個小的強。也是我們的錯,總是想著孩子這麼小,能幫他做的就幫他做了吧!”

說到這裡,徐淑珍對付春景說道:“春景,你是大哥,以後爸爸媽媽對你會比弟弟妹妹更加嚴格,你同意嗎?”

付春景在萬家的時候,本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