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說,徐淑珍就回憶起來,是啊,雖說上面有兩個哥哥,可緊接著自家老孃又懷了徐淑玉和徐淑秀,她記得只有七八歲就搭著小板凳上灶臺炒菜做飯了。到了十一二歲,又去地裡幹活掙工分。
說起來可比現在的孩子苦的多,可也沒覺得有多丟人,還只怕做的少了,不能幫著父母分擔一些。
她點點頭,對著付春景和付春強說道:“你們看春華都要賣菜了,你們兩個一個哥哥一個弟弟,是不是也要幫著乾點活兒啊?”
付春強先開了口:“媽媽,姐姐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大家的眼睛又看向正不自在地搖來搖去的付春景,他訕訕地笑道:“不用看我,我跟弟弟一個意思。”
付春華見大家都同意她的想法,又說道:“媽媽,其實我也挺會種菜的,你們廠子有沒有什麼荒地什麼的,能不能跟廠裡協商一下,我們承包一塊,每年給廠裡交些錢,我們就自己種菜,然後去賣,這樣更划算,就是咱們家以後吃飯都不用買菜了,這得省多大一筆錢。”
徐淑珍眼睛一亮,原來她怎麼沒想到這個事情呢,那邊十棟一樓住的樊家還在自己家的後面小院裡養了三頭大肥豬呢,聽說每年也能賣不少錢。就是這個衛生情況堪憂,讓鄰居投訴了不少次,可也沒讓他們不餵豬。
自己家承包荒地種個菜,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這樣的話,確實能讓家裡緩上一口氣。她和付永德對視一眼,心裡都有了主意。
下午午睡醒來,付春華看著小屋的門開啟了,知道父母都去上班了,她也沒什麼事,就想起要給花小丫、二舅媽、付永瑜和王小蘭寫信的事來。(未完待續)
ps:謝謝anna0626親的打賞!求正版訂閱!求推薦!求粉紅啦!
第一百二十八章(11月4日第二更)
雖說回來後,付永德給趙鐵軍的隊部去電話報了平安,可答應寫信的事還是要做的。
一個人在書桌前坐下,給四人都寫了長長的信,先是向所有家鄉的親朋好友問好,又將自己回家來這幾天的事情都說了一遍,又問了問家鄉那邊的情況,讓她們都要給自己回信。
從書桌的抽屜裡找了四個信封出來,將四人的地址都寫上,想著自己兜裡還有點錢,先去郵局把信寄了吧!
回頭看兄弟兩個睡得正香,付春華一個人拿著信和錢去了郵局。
她印象中郵局一直在那個地方,就是望東百貨商店的旁邊。她循著記憶中的方向一路找了過去,果然在那望東百貨商店的旁邊找到了刷成了綠色的郵局。
這個時候寄信真的好便宜哦,只要八分錢,四封信才三毛二。不過算起來也不算便宜,一根大雪糕一毛,一封信差不多就是一根大雪糕的價格。而前世裡,平信是八毛,可一元錢就買不到最好的冰淇淋了。
從郵局出來,付春華又信步走了走,看到一條巷子深遠悠長,兩邊遮天蔽日的香樟樹將整條巷子都護在了裡面,陽光只能從樹葉的縫隙裡露出一點點斑駁的光來,顯得非常陰涼。
付春華記得這條路通向西區少年之家,興致一來,她又抬步往裡走了進去。
這少年之家只有週末會開放,所以週末的時候,這就是附近孩子們的樂園,平日裡這個地方人跡罕至的。
少年之家裡面有蹺蹺板、集體鞦韆、轉椅、乒乓球什麼的。特別是集體鞦韆,那是所有孩子最喜歡的,所以每次去都會要排很久的隊才能玩上一次。
其實也是種很簡單的遊樂設施。一根粗大的橫木被四根油絲繩將兩頭吊起,那橫木用鐵把手隔成一個個的小隔斷,一個隔斷裡能騎上一個小朋友。手把住扶手,然後兩頭各站一個人用力將整根橫木蕩起來。每次只許玩一分鐘就要換人。
而轉椅用省城的俚語喊法是轉轉連,付春華很是怕這個,這個玩的人最少,都受不了轉快了。有一次付春華就是受不了這連續的轉,從這上面一頭栽了下來,還是羅春琳把她扶回家去的,從此以後再不敢上去了。
想著這些兒時難得的快樂,付春華嘴角不禁微微上翹。
還沒走到少年之家呢。巷子旁邊一戶人家的院門大開著,院門口的香樟樹下有一個坐著輪椅的少年,他正在一塊支起的素描架上飛快地畫著什麼,少年的身邊還擺著幾副各種各樣的素描和油畫作品。
付春華突然想了起來,這少年她在前世就見過,他的畫畫得非常好,人也很隨和,見人就笑。每次經過的時候,都會吸引好多人看他的畫。
只是有人曾私下裡小聲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