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甚至,除了劉備劉玄德略有耳聞,吳用甚至沒聽說過什麼關羽關雲長和張飛張翼德。

劉芒暗罵:特麼的,原來前世掌握的那些所謂歷史知識,都不過是美麗的傳說啊!

管他華雄呂布,關羽張飛。

史實也好,傳說也罷。

小爺來到這個世界,就要搞它個天翻地覆!

待小爺羽翼豐滿,定要一掃中原!

什麼曹魏、劉蜀和孫吳,都特麼不許存在!

華夏大地,只許有一個稱呼——大漢!

“二師兄,走,去拜望下李老爺子。”

從來到居賢谷,劉芒就改了對吳用的稱呼。

在這個年代,沒有“師兄”這個稱呼。但無論“師”還是“兄”,都是尊敬的稱呼,吳用自然認為“師兄”是這位少主劉芒杜撰出來的更加深層的敬稱。

因吳用的別號“悟能”,劉芒自然而然地給他冠上“二師兄”的稱呼,並無惡意,只是覺得更親切,叫著更順口而已。

只是吳用每每問起誰是大師兄,劉芒總是笑而不答……

……

李膺就住在不遠處的山谷中。

路上,吳用大談李膺的賢達。

劉芒笑道:“二師兄,我懂你的意思。我劉芒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尊敬聖賢的道理還是懂的。那怕是三顧茅廬,得見賢者一面,劉芒也是肯的。”

來到李膺隱居之所,應門的老僕說,老先生上山採藥,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吳用的想法很簡單,規規矩矩站在門口等就是了。

劉芒在路上引用了後來的典故“三顧茅廬”,當然不好食言,只得和吳用一樣,像個罰站的小學生一樣,肅立門前,百無聊賴地等。

沒一會,下雨了……

劉芒有些後悔在路上誇了海口。

不過,當著吳用的面,為了保住面子,劉芒也只能硬撐……

雨雖不大,但禁不住時間長,劉芒吳用二人已經成了落湯雞了……

劉芒暗暗發誓:以後說大話前,一定要特麼先看看天氣!

同樣淋著雨,吳用卻興致高昂。“少主果然禮賢下士,今日‘李門立雨’,後世必成名典!”

劉芒唯有報以苦笑……

“李門立雨”是否流傳後世,不得而知。但後世類似的“程門立雪”卻被傳為佳話……

……

雨終於停了,山道上,緩緩走來一個斗笠蓑衣長者。

“老先生回來了!”

李膺見佇立在門前,渾身上下溼透的劉吳二人,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點點頭,示意二人進去。

簡陋的屋子裡,除了簡單的生活必須品,只有一堆堆的竹簡。

老僕點了火盆,給二人取暖烘衣。

李膺既不和二人說話,也不攆二人走,只是自顧自地讀書。時而凝眉沉思,時而展顏微笑,時而心中默唸,時而出聲誦讀。

吳用很虔誠地站在一旁,不敢說話,也不敢動,處境顯得有些尷尬。

劉芒倒自在一些。

雖然也沒說話、也沒亂動,但劉芒一直默默觀察著李膺。

劉芒感覺,陋室裡、李膺身上,彷彿營造出一個強大的氣場,不覺間,竟將自己吸引進去……

……

直至天黑,李膺都沒和二人說一句話。

兩人對望一眼,衝李膺揖了一揖,退了出去。

“籲……”

也是讀書人的吳用長吐一口氣,本想開口向劉芒解釋一下今天的尷尬,但見劉芒眉頭微蹙,一直做思考狀,便把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回到住處,吃罷了飯,劉芒依舊一言不發。在偏遠處尋了塊石頭,靜靜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像是在思索,也像是在發呆。

劉芒的反常舉動,令從不八卦的燕青都忍不住悄悄問吳用,發生了什麼事。

吳用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只是暗暗自責,不該帶劉芒去見李膺這種古怪的賢名隱者……

……

第二天一早,吃過了飯,劉芒拉上吳用就走,竟然又來到李膺的住處。

和昨天一樣,李膺自顧自地讀書,吳用呆立在屋中,劉芒饒有興致地看李膺讀書……

唯一和昨天不同的是,因為今天來得早、待得久,老僕給李膺送來飯菜時,分了些飯菜給二人……

……

接下來的幾天,劉芒每天都去李膺處,靜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