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部分

匈奴、丁零騎兵不但在防護上無法與漢軍重騎兵相比擬,就是在武器上也遠遠地落入了下風,在這般大集團高速衝鋒中彎刀豈是長槍的對手,短小的彎刀還未等接觸到對方的身體,自己就已經裝載了對方斜挑的槍林上,重騎兵們根本就不用舞動長槍,擺好了架勢只管衝就是了,匈奴、丁零人賴以縱橫天下的騎術,在這裡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對沖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整個錐形衝陣中最令人恐怖而尖銳地還是前面的那個尖,整個漢國最精銳的近衛軍被擺在了錐形尖上,怎能不擋者披靡,無堅不摧,凌雲志率領的親衛隊則又是這個尖上最堅硬的一杆衝槍。

凌雲志一條槍舞動起來,如巨蟒纏樹,前後左右,護著人馬,寒光到處,鬼哭狼嚎,硬進硬衝,槍頭到處,沾著就死,碰著就亡。由於兩側有墨家二妖這兩位決定的高手維護,他根本就不理會兩側刺來的刀劍,直管勇往直前地向前衝殺。

兩翼對沖的騎兵越發的接近了,匈奴、丁零兵開始了射箭,漢軍的兩個遊騎師團也經受了考驗,不斷地有騎兵落馬,最後接近到了一百米的距離,雙方的弓箭都失去了作用,秦開、白起鐵了心要吃掉自己面臨的六萬騎兵,身先士卒地衝在了最前面,長槍揮舞,縱馬疾馳,一頭撞進了敵軍方陣中,隨即兩股浪潮終於撞在了一起,頓時激起層層浪花,血紅的浪花遍灑在枯黃的草地上,金屬的碰撞聲不絕於耳,人馬的喊殺聲充溢著整個草原。

秦開、白起若猛虎下山,蛟龍入海,頓時在敵軍方陣中攪起滔天大浪。長槍對彎刀,血肉橫飛,沒有馬蹬的匈奴、丁零騎兵在漢軍長槍前導的巨大沖力下,根本就坐不穩馬匹,成片地騎兵掉下馬去,成為鐵蹄下的冤魂。

第二卷 塞外風雲 第六集 落花飛雪 第七章 血肉草原(2)

在大草原這個廣闊的平面上,漢王凌雲志率領的重騎兵錐形大陣就像一把鋒利的大劍,如入無人之境般地硬衝硬殺,將匈奴、丁零聯軍優勢而鬆散的方形大陣衝得七零八落。重騎兵的恐怖殺傷力和強橫衝擊力在此戰中完全表現了出來,無堅不摧地摧毀著匈奴、丁零騎兵的肉體和鬥志,空前的死亡恐怖感瀰漫在心頭,整個方陣已呈現出混亂的跡象。

中央的戰鬥仍然在激烈地進行著,雖然呈現的是一面倒的局勢,但中路匈奴、丁零畢竟集結了十八萬之多的雄厚兵力,重騎兵想一舉將其擊垮一時間也很難辦到。

相比於中路雙方戰法的單一,兩翼的戰法則顯得豐富的多了,雙方打得有聲有色,漢軍的陣型變化之頻繁、熟練更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右翼,負責牽制朱雀軍團遊騎二師團的六萬匈奴軍,在與紅色大軍硬碰硬吃了大虧後,立刻也變得聰明起來,由於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儘量拖住敵人,不讓其對中路大軍形成包抄,因此他們立刻選擇了更適合於自己的戰法,側面遊動作戰,保持作戰的機動性和戰術的靈活性。

騎兵方陣立刻變成了三個鬆散型的戰鬥隊,留下一隊繼續遠遠地正面牽制,不停地騷擾敵軍,其他兩隊則以更為鬆散的陣型遠遠地遊戈在兩翼,實施弓箭打擊,並會時不時地忽然密集一下發起衝擊,這時衝擊的一隊又變成了正面進攻,一陣密集的弓箭打擊,待敵軍轉過頭來進攻時,他們又會迅速撤退。

這樣輪轉往復,等於在三個方向進行反覆的攻擊,讓被攻擊的軍隊很難作出迅速回擊,用弓箭回擊,對方陣形鬆散難以造成大的殺傷力;前去追擊。對方打完就跑,讓你追不上。只要經過幾次這種衝擊就會讓敵軍軍心動搖隊形混亂。一但敵軍隊形混亂軍心動搖開始後撤,他們就又會迅速變成包抄隊形,對敵軍進行近距離的砍殺。

匈奴騎兵曾用此戰術戰勝過很多草原軍隊,可謂百試百靈。

可惜,這次也該他們倒黴,碰上了玩遊騎兵的祖宗,秦開見狀。也不去衝殺了,紅色朱雀大旗中間一豎,傳令兵旗幟揮舞,以秦開為中心一個圓形大陣形成。

這圓形大陣與以往的不同,其外圍是鬆散地遊動不停的騎兵,遊騎兵們弓箭在手縱馬不停地沿著大圓形順向賓士,無論是哪個方向只要對方接近射程,這一方向高速運動的遊騎兵就會側身射擊,而且由於高速運轉,前面的遊騎兵射完一撥箭很快就離開。後面跟上的遊騎兵可以緊隨著射箭。如此迴圈往復,弓箭的發射頻率、密度都大大的提高,而且由於漢軍遊騎兵配備的長弓射程非長遠。敵軍很難接近到自己地射程範圍,這就形成了對方只能被動挨打的局面。

圓形大陣的中間距離外圍的圓形大陣非常遠,是一個方形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