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人人喊打,即使跑出去,傷痕累累的身體又能跑出去多遠,聰明的還是躺在這裡等死吧。

結果四萬多齊兵無一人連夜潛逃,連日的勞累、滿身的創傷,失去希望的心理,倒是成全這滿營的傷兵睡了一個難得的安穩覺。

黎明時分,首先從南面傳來大地的震動聲,緊接著西面傳來更大的地動聲響,軍營裡沒有人動地方,既然已經知道了結果,何必再徒勞掙扎呢。忽然從東面傳來震天的轟鳴聲,這下所有的將士都坐了起來,眼露希望。

任誰也沒有想到魏國二十萬大軍,宋國六萬軍隊,齊國十五萬竟然同時到達煮棗,從煮棗城裡、齊軍殘兵大營裡同時爆發出劫後餘生的歡呼聲。

一路疾馳來援的魏軍、宋軍、齊軍各歸城池、營寨,各有一番悲歡喜樂,宋軍、齊軍兩軍夾裹著殘軍離開大營,後退十里重新安營紮寨,至此雙方勢均力敵,戰爭變成了對峙的局面。

據戰後統計此次攻守大戰齊軍損失八萬大軍,終身殘疾二萬餘人,煮棗城裡連軍隊帶百姓共陣亡十一萬餘人。

第二卷 塞外風雲 第四集 漢國初建 第五章 狼顧狐疑(5)

煮棗城攻守大戰激戰正酣之時,蘇秦悄然入韓,韓宣惠王欣然召見、韓相國公仲侈一側相陪。

蘇秦從容不迫,優雅一禮,道:“燕國使臣、亞卿、行府副總理蘇秦,拜見大王。”

韓宣惠王大約四十歲左右,看上去則像五六十歲一般,蒼白的臉上強擠出一絲笑容,道:“蘇先生免禮,不知前來有何貴幹?”

蘇秦行禮必,抬頭向韓宣惠王望去,只見他比去歲顯得更老了,一副心力交瘁的神色,心中暗歎,朗聲道:“我主凌公派學生魏、韓一行,實為魏、韓憂也,我國與魏乃盟約之國,貴國曾厚待我國公子職,我主念念不忘,特派學生前來為貴國一謀。”

韓、魏素來資訊互通,蘇秦入魏之事韓宣惠王、公仲侈早已得聞,只是蘇秦與魏襄王密談的內容就無人知曉,但密談後魏王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起全國之兵與齊相抗,引起朝野的空前響應,此事帶給韓國的震撼絕對是空前的。魏韓同病相憐,素來採取的都是搖擺的外交政策,何曾如此強硬、不顧一切過。此種變化皆因蘇秦而起,後果如何現在還難以定論,因此對他來韓,韓國朝廷上下既充滿期待又充滿擔憂韓宣惠王、公仲侈君臣互相看了一眼,韓宣惠王眼睛一眯,道:“願聞其祥。”

蘇秦眼透睿智,侃侃而談道:“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實兩天下之樞也。天下之樞,四面受敵,四戰之國也。其他諸侯若欲稱霸,就必須要佔領天下之樞,擁有了天下之樞才能向其他諸侯展開攻勢,壯大實力,圖謀天下一統,前楚、齊、秦三大強國或結盟、或威脅皆為此也。

今楚、齊聯合大舉進攻韓、魏,楚並派一軍牽制秦軍,眾皆以為此乃兩國威脅韓魏也,其實不然,實乃謬誤也。

此次齊攻魏先後增兵達到十二萬,宋起兵六萬,據悉齊國內又起大軍十五萬,總兵力可達三十三萬,試問區區威脅用得上超過魏國全國兵力的大軍嗎?此其一;再看楚國,上柱國景翠率軍高達二十萬之重威於雍氏,屈丐十萬大軍於側,試問貴國兵力若何?此其二;從這兩方面不難看出,楚、齊佔領之心昭然若揭。”

蘇秦一番分析,如尖刀一般直刺韓宣惠王、公仲侈本就脆弱的心,兩人的臉色越發的難看了,一絲僥倖的心理頓時煙消雲散。

公仲侈強振精神,看了一眼發呆的大王,然後對蘇秦一禮,道:“請先生代為一謀,感激不盡。”

蘇秦回了一禮,道:“為今之計唯有置之死地而後生,或可激起全軍全國之民的同仇敵愾、同保家園的決心和勇氣。大王、相國,可能已知魏國的變化,正此策也,此策一。

想盡一切辦法,動之以利,曉之以理,敦促秦國馬上派出援兵。呵呵,要想辦法讓秦國懂得再不派出援兵,就向南去跟楚國講和。一旦楚國和韓國聯盟,魏國不敢不順從,楚國就可以利用三個國家的力量來圖謀秦國,這樣就讓多國共同對抗進攻秦國的合縱之勢重新形成,秦國豈能不懼!此策二。”

韓宣惠王、公仲侈君臣又互相看了一眼,第二條計策他們非常願意接納,只是第一條計策太過兇險,讓他們難以馬上決定,韓宣惠王說道:“先生妙策,容與眾臣一議。”

蘇秦知他君臣心中還在猶豫,也不著急,因他知道魏國的動作馬上就會見到一些效果了,韓王和他的臣子們見有效自然會照做的。他悠閒地在公仲侈的親送下回到傳舍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