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劃分上,以大宗貨物出售為主的行業街市,多設定在運輸方便、有利貨物集散的沿河碼頭地帶,而特殊商品的行業街市等,則多設於交通樞紐地帶,構成城市的商業中心區,而各種商業店鋪、手工加工作坊等均沿街設定。
薊城規模之大、防禦設施之完備、佈局分佈之規整新奇,天下無出其右者。
凌雲志一邊眺望著逐漸變大的城池,一邊問聽著蕭會充滿讚譽之詞的介紹,心裡充滿了自豪和迫切一見的情感。
樓船逐漸駛進治水門,高大巍峨的城樓漸漸出現在眼前,只見無數根巨大原木緊密成寬七米,長達十五米的墩紮根於水中,將河道一分為二,原木墩上鋪著厚達兩米的原木與兩側磚石城牆相連,鋪著的原木上聳立著木質高大城樓,一塊大匾懸掛城樓下“治水門”三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
第二卷 塞外風雲 第四集 漢國初建 第九章 遷都薊城(4)
兩艘樓船落下白帆,緩緩駛進水門,水門裡治水水面豁然開闊,兩岸長達幾千米的碼頭上停靠著很多船隻。樓船繼續向裡駛去最後停靠在軍用碼頭上。
岸上站著先期到達的大小官員,在蘇煥等大臣的率領下正翹首以盼,見樓船緩緩靠岸停下,紛紛向碼頭邊行了幾步。
凌雲志與妻子們快速下了船,與諸臣寒暄幾句,坐上了給他特製的豪華大馬車,在近衛軍的簇擁下駛出碼頭區,上了玄武大街。
街兩旁綠樹成蔭,商業店鋪林立,高堂邃宇,層臺累榭,房舍鱗次櫛比,樓臺相望。街上車水馬龍,往來穿梭,上面都栽滿了各種各樣的貨物,一片繁忙景象。
蕭會騎馬伴在主公車旁,介紹道:“這裡是大宗貨物出售為主的行業街市區,按照主公的意見,對這裡實行了出售地皮招商開發的措施,沒想到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各國各地富豪大商蜂擁而至,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所有面街地段銷售一空,富豪大商們自主投資建設的速度竟然還超過了我們主建築建設,目前招商工作仍在進行中,相信到年底這附近的幾個街區都將銷售一空。”
凌雲志滿意地點了點頭,薊城建設按照他的設想,除了城防設施、街路等城市基礎設施、王城、各府司衙門、官員住宅區和文化區由領地投資建設外,其餘的所有區域都以出售地皮開發建設的形式進行,這樣不但大大緩解了領地的財政壓力,而且出售地皮的錢還有可能支付以上建設費用外,仍有盈餘,看來蕭會執行得不錯。
馬車隊所過之處,穿行的馬車紛紛停下靠在路邊,街兩旁更是傳出一陣陣的歡呼聲,人們紛紛湧出店鋪,歡迎薊城主人的到來,可惜透過威武雄師近衛軍士兵的空隙只能見到一輛豪華寬敞的大馬車,雖然沒能見到凌雲志,但人們的歡呼熱情仍然未減,此起彼伏。
凌雲志心中感慨萬千,不由回憶起剛攻下薊城那天早晨的情景,感動之餘,忽然想起一事,對蕭會問道:“蕭愛卿,薊城原住民是否按拆遷面積返還他們的居住和商業店鋪的面積?”
蕭會笑道:“這塊都由內府承攬過去了,內府在這次薊城開發中負責所有原住民的居住和商業店鋪面積的無償返還,而他們可以免費獲得原居住民所佔地皮的三倍補償,並且內府還購置了大量的居民住宅用地,現在城裡七層以上的居民住宅都是由內府開發銷售的。”
凌雲志不由笑道:“這下先良又可以大賺一筆了,難怪他去歲流連燕地不回,原來在這裡悶頭髮大財呢。”
蕭會笑道:“何止於此啊,董先生在城裡每一個區域都買下了很多繁華地段,相信未來薊城的商業,內府得佔很大一塊份額呢。”
說話間馬車拐上了承天大街,作為薊城最主要的大街,這條大街上人流明顯地多了起來,越往裡駛,裡面的風景越發的秀美,街的左側莊重的宮殿式建築多了起來。
蕭會介紹道:“前面這塊地段已經到了外國使節館舍區和學院文化區了,這裡比較優雅寧靜,再往前就是各府司衙門了。”
凌雲志向左右望了望,只見大街兩側人流逐漸少了起來,綠樹之後大多是長長的高牆,左側出現很多宮殿式的建築,右側則綠樹遮掩難見真貌,這裡得確優雅寧靜。
凌雲志專注著右面,遠眺高大門樓下的牌匾,一路數過去,凌雲鄉學、薊城太醫院、薊城軍事學院、薊城學院、發明創造學宮、道教學宮、武宮、諸子學宮依次出現,心中喜悅,這才是他最關注、最寶貝的地方,希望之所在。
前面則是寬闊的承天廣場,此刻那裡聚集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人,頓時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