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形成一種學做良性迴圈機制,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啊,本公完全贊成。”

南宮吟、管通見主公不但贊成,而且評價還如此之高,都非常高興。管通的醜臉上熠熠生光,笑道:“主公這次前來學宮想先從哪裡看起?”

凌雲志探詢地看著管通,問道:“本公曾提過的紙不知先生這裡研製的如何?本公此次來主要就是想看看它。”

管通對馬伕吩咐了一聲,然後神色有些古怪地說道:“已經研製出來了,不過用於書寫恐怕還有些困難,臣等多次試驗改正,不過效果還是不太好,主公給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凌雲志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當時是如何跟管通介紹造紙生產工藝的,可惜時間太久,記憶有些模糊了,淡然一笑,道:“也好,本公看看,此物非常重要,是必須研製出來的。”

管通聞言暗自慶幸當初聽主公介紹完就引起高度重視,組織人進行了研製,否則現在可就難看了。

馬車拐進一條南北街,在一個大院前停下,管通在前引路,進入院內,只見院裡一條小溪穿過,小溪的兩側,擺滿了土窯銅鼎,紙漿槽、紙簾、壓紙架、刷把、紙焙等用具,和鋪滿大半個院子的曬制麻、破布等物,幾個男子正在忙碌著。

凌雲志首先來到放置成品的地方,拿起一張紙來一看,只見表面纖維短粗僵直,給人以纖維渣的感覺,不由苦笑,這完全就是原始麻絮紙。

放下這原始麻絮紙,他按照造紙的工序曬料、浸泡、拌灰、蒸煮、打漿、抄造、覆簾壓紙、透火焙乾看了一遍,所有用具都是根據自己說得製造的,工藝流程也對頭,仔細回想了一下歷史記載的歷朝造紙工藝,頓時恍然,明白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造紙的原料!

麻料洇墨不能寫字,麻紙也就失去了寫字的價值,難怪管通一副古怪的樣子,凌雲志啞言失笑,對管通笑道:“先生,可命人伐取楊樹,先剝取楊樹皮運來此處,剁碎日曬雨淋,然後放進石灰池浸漚,幾天後,撈出拌灰,此灰乃精濾後之草木灰,放入窯鼎內蒸煮,蒸煮時要在水中新增紙藥,這紙藥是從黃蜀葵、彌猴桃藤、滑樹、楊桃藤、槿葉等的植物榨取的粘液製成的,等楊樹皮煮爛了,拿去用石碓舂搗,再經河漚、漂洗、袋洗等變成棉絮狀,即可打漿、抄造、覆簾壓紙、透火焙乾了。”然後又仔細介紹了紙藥的製作方法。

管通聞言大喜,急忙安排人去剝取楊樹皮待用,遼東之地遍地楊樹,原料充足,只要能研製出紙來,即可大量生產。

凌雲志待管通吩咐完,然後又介紹了楊樹的栽培技術,指出如用1-3年生長的楊樹和5-8年生長的落葉松收割後分別去葉、去梢,經過風乾成風乾條材,將兩種風乾條材進行去皮,去皮率至少95%以上,削成長30mm,寬2-3mm的木片,分別裝入封閉的浸泡罐內,再分別加入草木灰高溫蒸煮,製成半成品漿,進行石碓舂搗,再經河漚、漂洗、袋洗等工序,再次高溫蒸煮,漂白,也可製出紙來。這樣可大面積種植楊樹,既可防止未來原料短缺,又可防止河水大面積汙染。

管通凝神靜聽,一一記下,決定等楊樹皮造紙成功以後,就著手試驗用幼楊樹以木造紙。

從造紙院落出來,凌雲志對管通說道:“試驗成功後馬上交付內府大批次生產,生產由你們派人指導,作坊宜建在深山有溪水、人煙稀少之處,作坊要形成規模、分工序、流水線式生產模式,切記造紙工藝不得外傳,屬領地最高技術機密。”

管通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主公請放心,微臣會與竇統領聯絡的,請他派密營嚴密監護。”

凌雲志邊走邊說道:“本公還有一印刷之術,可免除謄寫之苦,管先生可尋三五精於木雕之人,本公想教授於他們。”

管通一聽主公又有了新技術,頓時兩眼放光,喜笑顏開地說道:“主公請隨微臣來。”快步向前走去。

南宮吟也非常感興趣,緊緊跟上,凌雲志看兩位大師急促的樣子,暗自好笑,淫巧之技一旦應用到了政治經濟軍事諸領域後,就凸顯出其重要性來了,又怎能不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呢!

這印刷之術一旦面世,必將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其意義之深遠想必以南宮吟、管通的聰明也難以估量到的,思想、文化、技術將已難以想象的速度快速得到傳播,對政治軍事經濟更是具有難以估量的推動作用,整個社會將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對於活字印刷術凌雲志暫時還不想提出來,因為很多條件還不成熟,過早地面世未必是一件好事,他從兩位師傅那出來以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