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是要用嘴裡吃的!”說著鄧少校重重地拍了兩下自己的大腿靠後位置:“用後面,那不叫吃飯!叫拉屎!”
“即便是呂大夫要我在卿院上作證,我也會說這樣的話,”鄧少校直言不諱地說道:“呂大夫,治國我們武人不懂,但打仗的事,還請大夫們交給我們去辦吧,這卿院才開了幾年啊,怎麼又要搞文人領軍的一套了?”
“鄧少校誤會了。”呂志強起身抱歉道:“您的意見對我非常寶貴,國朝的安危就指望你們了,感謝您今天能來。”
“呂大夫言重了,下官告退。”鄧少校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向呂志強敬了一個禮,邁開大步離開了辦公室,主人則就此下定決心搪塞齊國公的要求,不會讓國民黨在卿院上提出這個議案自取其辱。
……
今天來求見黃石的又是一個遼東的老部下,當年在長生島幫鮑博文挖野菜的時候他才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
“大人,小人想回遼東去。”當年那個挖野菜的孩子,如今也是福寧大學的教授,大都督關閉後一心研究灌溉、育種和其他各種農業方面的學問。
“前幾天我只是問問你願意不願意幫我研究軍糧儲存,”對方提出的這個要求讓黃石大為吃驚:“你說了不願意,那我也不會勉強,董兄弟難道信不過我嗎?”
“不是信不過大人,若是信不過大人的話,那小人也就不會來辭行了。”董少傑已經說服家人搬回遼東去,若是黃石願意幫他獲得路引最好,若是不給只有自己再去設法。
“董兄弟為何要棄我而去?”
“大人莫怪,”董少傑直言不諱地說道:“以往跟隨大人的時候,時刻就想著打回遼東,向建奴討還血債,可從在長生島的時候起,每次吃到自己種的菜、收穫的米麥時,都會想:鄉親們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他們現在可有一碗飯吃麼?到了福建以後,小人的孩子們都不知道遼東是個什麼樣,但小人卻仍是魂牽夢縈……這些年小人幫著鮑大人培育良種,土豆、紅薯越來越大,越來越可口,可這些東西雖然出自小人這個遼東人之手,但遼東的父老們卻始終沒有機會嘗上一口。聽說遼王英明神武,驅逐韃虜光復遼東後,雖然知道大順是大人的敵人,可小人卻也為父老鄉親們高興;更可喜的是遼王愛民如子……”董少傑唸了不少他從遼民觀察家上面看來的訊息,他看的時候就喜悅得偷偷落淚,現在和黃石說起時又是忍不住眼圈發紅,而黃石則靜靜地聽著。
“上次大人召見,要小人研究如何改良軍糧,以適合大軍使用,當時小人心裡就是一陣絞痛,以前幫大人生產軍糧,為了是打回老家解救父老鄉親,但現在不同了。遼東父老在遼王治下生活的很好,而遼王一定會助順王和大人一戰……大人恕罪,小人不僅不願意為大人生產軍糧,而且想快點回去,幫遼東父老生產糧食。”董少傑不是不知道遼東的百姓很多都被屠殺,現在有很多都是新被擄掠到遼東去的,但是對他而言,只要是生活在他故鄉那片熱土大地上的,就是他的親人一般。
“首先我未必會與遼王為敵,其次,難道你想願意為遼王生產軍糧打我麼?”
“如果大人不與遼王為敵,那小人回遼東對大人也無害,沒有什麼為遼王產糧打大人一說,”董少傑抗辯道:“而且自古興師作戰,只會苦了百姓,會奪去他們的口糧,小人到了遼東,一樣不會為遼王改良軍糧,而是會把一些良種帶回去,把這些年小人在福建摸索的種植經驗帶回去給鄉親父老。大人!”董少傑加重語氣說道:“您不也是遼人嗎?難道您就一點不惦念著可能還在忍飢挨餓的遼東父老麼?您就不高興讓他們也能種上這些高產的糧食麼?”
“我放你回遼東不難,不過我很懷疑遼王是不是能讓你一展所長。”
黃石表示會幫助董少傑取得路引,感激之餘董少傑心裡有些話其實並沒有和黃石提及,在離開齊國公府後他對著大門默唸道:“大人,小人說句不敬的話,您已經被遼王落下了;您辦校已經幾十年了,但是遼王就能做到不收學費而您還在和卿院扯皮;遼王能夠做到官民一體,而您這裡還在黨爭,甚至您還在縱容黨爭,從來沒想到如何把所有的人擰成一根繩。”
……
黃石讓人去給董少傑辦路引還沒有兩天,鮑博文就闖到齊國公府來,一見面就大叫道:“大人,怎麼能放董少傑回遼?您難道不知道遼東正要生產火藥支援李順嗎?難道還要他們再為李順提供軍糧嗎?”
“遼民觀察家說的?”
“您連這個都不看嗎?”
“我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