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府對廣州新報的記者說,說什麼在李總督特別關懷民生農業,在他和總督府同僚的積極努力下,粵省的稻米畝產有望超過八百斤。”兩個人離開廣東卿院後,施天羽講在那次新聞發言後的諮詢日裡,卿院的大夫都快把房頂掀了:“先是質問李總督是不是想做徵農民的稅,是不是想壓低糧價。李總督則先說他手下講的是不是全省每個角落,然後說這不是普遍現象、最後說普遍不是這個現象,而是他聽說有些個別地區大概、也許、可能產量能提高。”
“他承認錯誤才算完?”黃乃明知道這個數字多半還是有吹噓成份,不過他倒不是覺得這有什麼太不多的地方。
“哪能?”如果放在以前崇禎朝期間,無論是施天羽還是其他南明官民,都不會覺得偶爾吹兩句是什麼特別的大事,但這短短几年,南方百姓的脾氣就被迅速養了起來,越來越不好伺候了。黃乃明在北方呆的時間太長,和施天羽還不太一樣,只聽他說道:“大夫們繼續追問到底是什麼地方,他聽誰說的,甚至都有人提議要讓對李總督說這話的人上卿院接受質問。”
“就為了這麼一句話麼?”黃乃明又一次覺得廣東卿院有點小題大做。
“上次廣東選總督,呼聲最高的東林黨和國民黨互相拆臺,拼盡全力把對方的競選人都成功地罵臭了,最後被李總督撿了便宜,本來就恨透了他。現在李總督想往自己臉上貼金、擴大工黨的影響,他們豈能容忍,不但要把金箔撕掉,連同總督府的麵皮都要一起扯下來。”施天羽直接引用了一些國民黨為自己為什麼不放過李總督做的解釋,大意就是說如果不防微杜漸,不迎頭痛擊總督府每一次吹牛的企圖,他們的膽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早晚會浮誇成風:“東林黨也說無論官府做了什麼錯,最倒黴的還是百姓,總督府的官員可能會被罵一頓、被轟走,李總督也可能會捲鋪蓋走人,但是官員只要不犯罪,這懲罰對他們也就是到頭了,而他們犯的錯可能會讓百姓出人命的。東林黨說的沒錯,就像我們行軍打仗,將官們出錯,是會讓士兵丟掉性命的。”
“是啊,”黃乃明也承認這一點:“李總督有人盯著也好,他不會犯大錯。”
“後來李總督說他手下只是為了在報紙上鼓舞人心,八百隻是個概數,就好比說彭祖長命八百載,就是隻其長命而已。”
施天羽興致勃勃地繼續講道:“結果有大夫反駁說,那皇帝萬歲,萬也是概數,更多更好聽,質問李總督怎麼不用?”
“李總督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承認自己又失言了唄,他最後解釋說這是為了歌頌聖明陛下監國,國公執政英明,於是全粵糧食豐收。這個理由搬出來後李總督說他感到很委屈,以前祥瑞是真要動用民脂民膏的,但是現在只是說一兩句話而已。”
“他說的到也是實話。”
“但畢竟還是承認撒謊了,反對派大造聲勢,說李總督公然撒謊,存心愚弄選民。”但施天羽說這個效果不是很好,當時廣東的百姓還不太適應這種政治景象,對比之前高高在上,令人敬畏不已的巡撫老爺,他們已經開始覺得李總督是個可憐人了:“鬧騰了整整一個月啊,下個月又有新的事出來,這樁故事就漸漸淡忘了。”
當時反對派還給李總督編了好些戲段子、評書段子,施天羽還記得其中一個:“有幾個扮農民,還有兩個扮總督府的官吏……”
一開始的唱詞完就是有一個當官的在問百姓:當今聖明陛下監國,爾等過得好不好?
一個農民搭腔道:好!
那官接著唱:愛民如子李總督關懷民生,你家有沒有田?
農民說道:有!
施天羽說中間應該還有一些,但是他不記得了,只記得最後一問是:
糧食收的多不多?
農民一起答道:多!一畝有八百斤呢。
施天羽笑道:“兩個官吏模樣的人聽到後就兇相畢露:那你為什麼不繳稅、不繳糧?你這刁民反對聖明陛下,誹謗太平盛世,忠心耿耿的李總督,須容不得爾等這幫宵小。”
這戲文聽說被東林黨傳播得很廣,好多戲班子都跑到地方上去演,搞得是人人皆知。
“本來李總督剛上臺的時候,工黨都彈冠相慶,說以前只要為民做主,不但可以立生祠,卸任還會有上馬碑,李總督只要好好幹,這廣東以後就是工黨的天下了。結果看起來蠻不是這麼回事,李總督比以前的官辛苦多了,平心而論,大明這百年來就沒出過這麼勤懇、有度量、起早貪黑、政績不壞而且不收錢的巡撫一級高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