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對他一人而言是先賢,他指了一下自己會客廳的幾面雕塑——都是耶穌會剛送來的:“是天主教教主的同族。”
“所以我不反對夏先生去遼東看一看,我覺得我這裡做的不錯,可是順王也會覺得他做得不錯,遼王可能認為他做的比我還好。我不敢說我認為他們走了錯路所以他們就一定走錯了,也可能錯的是我。”
“所以齊公才搞了這個卿院?”夏完淳突然醒悟過來:“讓百姓不受威脅地作出決定,齊公您就走大多數人願意走的路?”
這個理解和黃石的理解不是很一致,不過他知道民主這個東西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解,有人認為好、有人認為不好,就是認為好的人也會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所以黃石就沒有再說明什麼。
“但小生還是要去遼東看一看。”
“本該如此。”
第九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十六節 陽光
夏完淳臨走前又說道:“齊公,小生觀許將軍的為人……”
“如果沒有許將軍,我的志向估計早就付之東流。”黃石截口打斷道,他回想以前的種種,若沒有許平的話估計他這幾十年籌劃可能就成空,可是等許平進了京,他和李自成就走上了黃石的老路。當年黃石相當救世主結果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後來的人不認為這是人力所不及而是認為前人能力不足,黃石就可以安心看想當救世主的李自成和許平是如何自討苦吃了,他認為李自成既然不能像許平一樣因為灰心而撒手不管,那就只有放棄當初的理想:“不過和順王不同,我和許將軍有私人恩怨,沒法化解的私人恩怨。”
夏完淳不再多勸告辭離去。
吃飯前黃石得意地給黃乃明炫耀他剛贏到的一些藝術品,這都是多虧了後者給他從西安發回來的碑文拓片:“不過羅馬教廷驚訝之餘,倒也不認為很吃虧,他們把拓片帶回去說要收入檔案,不讓這些到東方來傳播他們榮光的人默默無聞。”
“那塊碑可是真不好找,”黃乃明寫信一般都是挑重要的事情說,這次與父親見面才有機會抱怨:“孩兒到西安的時候,這塊碑又被碑林的人移出去了。”
“移出去了?”
“是啊,我找遍了碑林也沒有找到,”當時黃乃明認定這塊碑既然在碑林存放過,那孔廟裡的人就一定會有印象,但問遍了也無人知曉,他想起父親說過這塊碑是在西安城外出土的,於是就到城外去找,結果被黃乃明找到的時候,那些人承認確實是天啟五年發現的,但是從未移動到碑林裡面去:“孩兒說父親你親眼看見的,哪裡還會有錯,他們就是不認賬。”
“現在呢?”黃石心裡明白,大概確實此時還沒有把這塊碑收入孔廟。
“孩兒又給挪回碑林裡面去了,孔廟的人看到後也覺得非常珍貴,但就是一口咬定他們之前不知道,算了,最後懶得和他們吵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黃石表示贊同黃乃明的處理辦法,寬宏大量地不再為西安孔廟從未犯過的錯責備他們。
吃飯期間,黃乃明滔滔不絕地和家人說起他在北京的見聞,從李自成開始到下面的牛金星、劉宗敏,他把對大順的文武百官的印象一一到來,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聽得津津有味。但對許平卻是隻字不提,除了小弟以外,其他人也全都唯獨不問此人,而黃石的小兒子問了幾句,黃乃明也都用別人的趣事帶過。
“遼王、遼相我都沒有見到過,”最後黃乃明還是說到了吳三桂和洪承疇,現在遼東的改革引人側目,連閩、粵、贛、桂四省的大夫也大量談到遼東的新氣象:“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可不知道。”
“聽說遼王曾跟著許將軍攻打過福建。”黃石的幼子對此有模糊的印象。
“大哥你覺得遼東會怎麼樣?”回到福建後黃子君就住到齊國公府來了,黃石不打算讓女兒守寡,竭力勸說她再尋找個夫婿、而且金家的孩子黃石也要求跟母親過,對此金求德當然不願意,但他也知道和公主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所以也不表示反對。
“跳不出順王的老路,”黃乃明看了父親一眼,見黃石毫無發表看法的意思,只是等著自己的見解,就對家人說道:“出使泰西以前,我曾聽人說過,如果是貴族世官,那麼就會比流官好很多,他們會珍愛自己治下的百姓;我還曾聽人說過,土官也會比流官好,他們會憐憫自己的鄉親。”
“但其實都是一丘之貉,”黃乃明講述了不少他出海的見聞,這些雖然對父親說過,但是父親和弟妹從未有機會親耳聽他說起,雖然黃乃明已經省略了一些特別聳人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