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社在海外所擁有的土地完全可以達到一個羅馬帝國的水平。

沒有什麼好驚訝的,整個安州有六成以上的土地歸這四家所有,而甘寧省、瀛洲所佔的土地量更大,在印度王國中,他們在平定內亂的過程中,也得到大量的優良土地,掠奪他的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快速積累財富,和羅馬帝國之間貿易,利潤可以用十倍來計算,而掠奪得利潤則可以用百倍來計算。

在景山基社的支援下,荊州武德集商社已經隱約成為國內最大的集商社,它現在擁有學者三千餘人,擁有技師兩萬餘人,一所州級學院水準私立學院,三家技師學校,優良僱工七萬人,普通僱工十二萬人,傭工八十四萬人,商軍十萬,江東主戰艦六十餘艘,其他各種戰艦百餘艘,優良的遼東戰馬兩千餘匹,上乘的伊犁戰馬五千餘匹,他和其他三家超大型集商社透過軍備臺(大漢帝國所有商社購買軍備物資必須透過軍備臺)向各大軍備商社訂購的軍備物資佔據了整個大漢帝國軍備年供給量的一成六。

毫不猶豫地說,荊州武德集商社、江南民生集商社和襄陽礦業集商社這三家集商社就相當於一隻龐大的遠征軍,而大漢帝國只需要坐等分配利潤,他們自己在海外建設基地,生產財富,用商軍維護自己的地盤和利益,用商軍依靠基地的補給不斷四處開拓,而伴隨著他們的還有數百家小集商社,只要這些大集商社抵達一處,其他和他們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的小集商社就像馬蜂一樣蜂擁而上,通常在一個城市能夠瞬間聚集三十萬以上的商軍。集中向一處進攻。

而大漢目前註冊在案的商軍從業人員早已經突破兩百萬,其中一半以上是各其他民族,尤其是漠北民族,當然。這也是中央軍府故意的操控行為,即減輕北方的防禦和監管壓力,同時也能確保國內人口從事技師和學者等職業。

通常大漢帝國開拓一地。總是先有遠航艦隊發現新地域,然後初步掠奪勘查,回到國內釋出公告,大規模的商社就開始出動大量商軍瘋狂掠奪,搶佔大量優良土地,然後大量從國子監申請大漢移民,向新開拓地土地拓展,國內移民緊缺則大量依靠傭工進行彌補,大漢帝國二十八州之外的土地都是允許商社和農戶永久租賃的,只要確保該地屬於大漢帝國。其經營權可以私自銷售,這個制度地開放,使得很多商社熱衷尋找可耕種土地。然後大量賣給國內農戶,尤其是甘寧省的土地,其中已經發現的優良可耕種土地中,商社佔據了四成,大部分國內農民移去之後就可以迅速成為農場主。然後根據帝國提供的補貼購買馬匹和傭工,實現迅速的生產。

但是這一次,劉協沒有批准大量的商社猛然湧入阿非利加洲,和甘寧省不一樣,阿非利加洲是一個擁有大量人口的大洲。實際上也適合農業生產,但是沒有其他的區那麼優越,但從雨水和陽光的角度來說,阿非利加洲還是可以養育大量人口的。

目前來說,阿非利加洲已經擁有了幾百甚至可以說是幾千個的部落,因為很多部落之間的差別並不大,而他們每個部落都不是幾千人那麼簡單,也有少數幾個地區已經建立了奴隸制的國家。

阿非利加洲也有非常適合農耕的地方,譬如賽江南附近、剛果盆地、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部分割槽域,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地方,而且礦產業也非常豐富。

劉協所困擾的是如何開發非洲,究竟是繼續純粹的掠奪,還是推廣文明,使他們前進,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決斷的問題,如果推廣文明,對大漢帝國來說,這也是一個未來的寶庫,但大漢帝國的收益肯定不如壓制式的管轄和純粹的掠奪,當然也不應該完全採用掠奪,而壓制式管轄則相對較好一些,同時大漢帝國也需要更加充足的傭工。

經過仔細的思考,劉協決定安排各個商社採納一種更為巧妙地掠奪和協調管理,即對土地環境和礦產較少的貧瘠地區,透過發放傭工貿易證書的方式,利用部落征戰習慣進行掠奪,發給他們大漢錢幣,允許他們透過漢幣購買大量的糧草和軍備物資,鼓勵他們持續運送新的傭工,對於土地環境較好和礦產豐富的地區採用商軍直接侵佔為主,並規劃為省,透過商軍對傭工監管,進行當地的開發,並在部分割槽域,採用完全漢化的方式,永久得到該地域,比如索馬利亞辦島和南非高原區域港口。

在這些地方建立完全可以永久擁有的大漢帝國海外省,進行深化建設,成為大漢帝國和非洲之間主要的貿易渠道,實現協調管理。

除此之外,和斯里蘭卡與印度大陸,瀛州與亞細亞大陸一樣,非洲也有一個非常獨立的大島——碧玉島(今馬達加斯加島,由於緯度靠南,遠離赤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