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自己也很清楚,這個“暫時之舉”恐怕會一直維持到趙雲老在沙場上為止,幸好是趙雲之威,畢竟是劉協的親信舊部,若是曹操和司馬懿之流威震漠北,劉協早就採取措施了。
張頜的軍隊也整頓齊備,向劉協請戰,劉協毫不猶豫的把他派往西域,未來三年內,大漢將要動兵的地方就是西域的烏孫和東北的興州,其次就是三韓,只要這三地穩定下來,調整一兩年後,就是消滅北方朝廷的時候了。
此外,劉協考慮張頜的軍系畢竟出自冀州,也不願意在日後統一北方之時派上戰場,目前張頜的軍中一萬弓弩手,兩萬刀盾重兵和兩萬輕騎兵,正好適合用於西域,劃入徵西軍,封張頜為平西將軍,和馬騰派系的徵西軍、閻行的定西軍互有牽制,在張頜前往西寧之時,劉協特意囑咐他,到了西域之後整頓軍制,等待荀攸的到來,日後諸事當以荀攸為首。
在他們三人到位之後,荀攸就會慢慢撤離洛陽,前往西域,劉協已經計劃好,只要幷州事情安定下來,將洛陽和幷州的防衛交付周瑜,讓荀攸前往西域,只要荀攸抵達西域,大漢征服西邊國境的號角就正式吹響了。
曹操屆時會正式安排到遼州,在軍職上雖然遜於趙雲,但實際上曹操的軍事才華比趙雲要高出許多,讓曹操領兵平定興州是最合適的,而趙雲既可對他約制,也可相助。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劉協下令在西寧郡建設大規模的糧庫群,自長安、天水長期穩定的輸送糧食到西寧,讓蔣琬務必在兩年內將西寧的存糧提高到三億石,確保整個對西征戰的需求。
在玄菟郡設遼陽縣(現在瀋陽附近),建設兩億石存量的大規模糧庫群,昌黎的本地部族開始清洗,大規模調入中原承擔洛陽、汝南、晉陽三大新城建設勞務,由於韓族在治略府定義上侷限在三韓和遼州服從漢化的本地土著,這部分人口就不屬於新《僱工法例》的八族之類,也不受八族同等僱工待遇條例的保護,所以各商社可以直接買下使用,無需再支付薪酬。
劉協對這個情況只下了一道函,通知各大商社,他們購買的奴工後裔必須接受漢化,一旦漢化之後,就受到八族同等僱工待遇條例的保護,劉協非常這道函下發之後,這些奴工的恐怕沒有多少機會留下後裔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即使有,也會被偷偷賣到其他漢族無後的家族中去,而劉協要的正是這種效果,很多時候滅絕一部分人,並不需要給歷史留下確實的罪名,即使後人責怪這段歷史,承擔責任的也是這個時代那些風光的商人們。
昌黎的人口在令函下發後,從三十萬迅速衰減到六萬,基本上本地的部族都透過海上和幷州路線移動到內地,還有一部分則深入漠北開始修築劉協設計的駐防城堡。
大略的估計,這樣的駐防城堡需要一百來坐,在一些交通要道和河流匯集之地都有佈置,有三層防護牆,和大漢尋常的城市不一樣,駐防城堡內部是採用全防禦形式的高牆設計,中間是普通城牆,最外部是一圈高一丈的矮牆,專門用來對付草原的騎兵。
城堡內部的對通設計和長城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城堡內部的保暖性和容量,即使在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城堡內也可以留下三萬名軍士駐防。
劉協在設計時,吸納了西方一些火爐設計,尤其採用煤石生火取暖,城堡內有二十四個水塔,在城堡駐防軍士維持在一萬人的時候,這些水塔可以保證三個月的供水量,漠北其實不是特別缺水,一年中有五個月在飄雪的地方,有四個月可以看見季節河流。只有個別幾個月,漠北很多地方是既不下雪也沒有季節河流。
應該說和西域相比,同時吸納西伯利亞寒流和太平洋暖流的漠北在基本生活用水上不是非常困難,所以漠北的沙漠比西域要少,中國實際沙漠最多的地方就在新疆,那裡才是降水最少的地方。
漠北的困難在於寒冷,也不是人無法承受,還是大部分草本植物無法承受,這使得漠北種莊稼是根本不現實的事情,但幽州、興州和遼州可以承擔向漠北駐防軍提供糧草之責,此外也可以依靠烏侯、鮮卑、南驪、羌、匈奴的賦稅提供額外的補助。
漠北的民族永遠都只能生活在生存的基準線上,不可能指望他們的賦稅帶來多大的財富,但劉協還是決心將十五分之一的賦稅執行下去,只有徵收賦稅,才能確保當地駐防軍的生存,只有保證駐防軍的生存,漠北才能夠真正的永遠安定下來,沒有軍隊在當地駐防執行監督職責,防止有一族獨大,那麼大漢就算有再高大的長城也難以阻擋一個統一的漠北民族南下,所以,應對漠北的最佳策略就是永遠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