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看見他們兄弟三個人殺了一窩老虎,老大刀法純熟,老二箭術了得,老三槍術了得,特意招到軍隊裡。

他們在村裡無父無母的,大家都喊唐大、唐二、唐三,皇甫嵩非說他們武藝了得,用這種名字太荒唐了,分別根據當時的情況,起名為唐斬,表字劈虎;唐鳴,表字雷音;唐銳,表字勁鋒;寓意他們一個拿刀可以劈死老虎,一個一箭射出去,箭上傳過雷鳴般的巨響,最後一槍刺出去威力驚人。

他說的驚人,大家反倒沒有在意,皇甫大人推薦的猛將太多,凡是還行就大聲高呼,這個是猛將啊,搞得很多年輕人都不好意思在他前面耍槍弄棒的。

現在挖小將成時尚了,很多大將沒事情就湊在一起比試自己發現的偏將多,怎麼厲害。

據說都敗給了張遼,那傢伙太有意思的了,他在宛城武當縣裡一個只有三百戶人口的衛村裡,發現四十多個小夥子武藝不一般,熱情一過頭把人全部招過來,那些年輕人倒是很激動,老人家鬧死鬧活,最後張遼自己掏了五百萬錢的私房錢才安撫住人家。

不過打那以後,好傢伙,一比試自己偏將多厲害,他就手指衛家那些小夥子,和別的將軍說:“你們挑個打打,不比你們差,比你們偏將厲害著呢!”

劉協倒也樂得將軍們搞這種競賽,只是下了個令,自己挖來的要自己多教導兵法和行軍打仗的規矩、技巧,不識字的要教他們識字,實在不行送襄陽軍院鍛鍊一兩年。

呂布和郭嘉就要回來了,現在已經到了宛城,馬超、馬鐵、馬岱、馬休四個兄弟還有龐德也都會一起來洛陽。

本以為涼州要半年時間才能清理,但結果只用了四個月,曹操目前虎視眈眈的看著徐州,劉備據說已經和袁紹動手一個多月了。

益州和交州最近傳來很多不利的訊息,似乎都在整頓軍隊,看來是堤防自己,劉協偷偷地竊笑,堤防的晚了點吧,從我領了皇命帶領交益兩州就開始準備,或許能打個幾年,現在呢?

他唯一擔心的是兩州山地太多,這讓自己的騎兵無法插足,只能完全靠黃忠鎮南軍的三萬步軍。

第五卷 三年會戰 第四章 襄陽軍備

馬鈞那裡已經把新造出來的襄陽紙樣品送過來了,紙質光滑,略微有些發黃,唯一缺陷就是厚了點。厚點也好,耐用耐翻唄,劉協一臉笑容地安慰自己。

印刷版的試製還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油墨一直沒有除錯好,應該也不會是什麼大問題,這點事情馬鈞應該很容易辦到,何況劉協給了那麼多提示。

攻城用的投石車,估計今天是看不到樣品了,馬鈞造了幾個,沒有砸自己人就算不錯了。

三層疊加床弩已經造好了,正在做最後的調整。

白翳的襄陽連弩也出來了,開始大規模的製作,做一把好弩要三年,大量裝備軍士的弩需要一年半,短於三個月造出來的弩可以用來做木棍。

現在也許讓各軍步兵裝備以前造出來的襄陽弩了,也該讓他們設定神射營了,剋制騎兵用什麼呢?最好的答案就是騎兵和弩兵、超強的長槍步兵,除了這三種兵種,想剋制騎兵很困難。

最難剋制的是匈奴那些少數民族的遊騎兵,劉協回憶了非常多的關於戰勝遊騎兵的歷史戰役,但得到的答案還是少的可憐。

蒙古的遊騎兵就像揮之不去的噩夢和恐懼,殘留在後世每個漢人的腦海裡。

讓鄭渾負責的馬蹬倒挺容易搞出來,造了幾百副讓騎兵試演了效果,據說感覺很不錯,只是還需要做些調整,問題應該不大了。

搭扣式的魚鱗甲也製作出來幾套,透過馬拖、人踩、車軋、刀砍、槍刺等多道破壞性試驗證明:效果很不錯,挺耐用,就是造價貴了點,打造的費時費力。

中國的甲胃中,漢末偶然一見魚鱗甲(鑲嵌甲的改造版,和波斯的魚鱗甲還是有些不一樣,鱗紋都比較粗大,密度也低)其實最有效,而且在保證防護力的同時,重量大幅度降低了不少,至於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採用,主要原因還是製造的繁瑣性上。

不過戰爭的實踐證明,身穿魚鱗甲的步兵在對抗衝鋒騎的時候還是個菜鳥,因為漢代大多數衝鋒騎用的都是刺槍,這個玩意,不好意思的說,除了全身重凱的歐洲重騎兵,其他人都抗不住。

全身凱甲計程車兵,那跑得像烏龜爬,這個問題才叫昏呢,所以軍備臺和統帥臺商量了很多次,最終決定重步兵還是配備魚鱗甲,只是在胸口放了護心鏡。

唉,都是錢啊,魚鱗甲一套打出來,成本加工匠的工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