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職責就是統領統帥府為國家開拓新的領土,為國家子民尋找更多的空間和利益,朕希望諸位不要再抱著以前的想法,按著《治國論》,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去治理國家,至於朕的安危問題,諸位也可以放心,有那麼多上將和大帥在,朕絕計不會有意外發生!”
荀彧還要說話,劉協走到他身邊,為他拉過椅子,讓他坐下,又讓其他大臣一一坐下,道:“這些年,朕可以說幾乎沒有管什麼事情,哪裡發生什麼災情,哪裡出了汙吏,這些事情,朕是從來沒有過問過,你們都能按著職責處理,朕能安心離開襄陽城,前往南方為帝國開拓新疆域,也正是有你們存在。朕希望朕走之後,你們能夠更加用心處理政務,如果治略府有重大閃失和失誤,御府就會通知朕回襄陽來處理,朕可不希望在泰州和安州完全安定之前就半途回來!”
荀彧等人見他心意已決,也知道他的性格,急忙齊聲道:“絕不敢有失!”
劉協笑道:“朕也知道諸位大臣決不會讓朕失望,正好你們今日都過來了,朕和你們說下在朕走之前,朕還要做的幾件事情。”
“首先是御府職責的強化,朕相信即使朕不明說,你們也知道御府權責強化是為了什麼,如今大漢帝國上層還沒有什麼,荊州、揚州和蜀州各郡縣的小貪吏一大堆,統計署每年都能發現不少問題,朕一直希望吏部能夠給朕一個交待,但是吏部到今天也沒有處理幾個貪官汙吏,朕翻查了一下,吏部到今天為止,成立十餘年來,郡級官員的貪吏只抓了十二個人,州級一個沒有抓過,縣級抓了不少,但絕對不止這些,大漢帝國的鼴鼠之多,恐怕不比天上星辰要少,朕走之前就要抓一次。”
程秉此時正擔任吏部尚書,聽到劉協這頓猛批,額頭冷汗直冒,連忙瓣道:“吏部雖有嚴查,然大漢各級官員皆清正廉守,並無多少貪汙之事,此正說明聖上仁德,天下大治之實!”
劉協看了看他,白了眼,道:“文若,現在朕就下一道口諭,削程秉吏部尚書之職,除侯爵封賞!”
復與陳群道:“讓督政院嚴查程秉,首先定下失職之罪,革除其二等侯爵,戴罪之人,削其國民之身份,降為庶民,其族按律降一等,族地扣除三百畝!”
荀彧還要說話,陳群急忙暗示一眼,讓他不要發言,荀彧也只能默不作聲。
劉協指著程秉道:“你程秉是老臣子了,朕本來不想追查的過嚴,但是你侄子程松在豫章郡廬陵縣任縣令時,私加鹽稅被人舉報之後,你這個吏部尚書是怎麼做的,他程松不過是一個縣學子弟,連郡學都沒有考上,為何如今成了豫章太守?”
“你不要當朕不過問朝廷之事,朕就不清楚這些,朕不管,督政院和軍機院都在管,你任了吏部尚書之後,四年提拔了程氏子弟十二人任縣令,朝廷律法有明確規定,大族之中不得有三人以上同時在朝廷出任官員,你倒好,每個人做一年的縣令,正好躲過律法。你是老臣子,朕本來不想做的太絕,以前一直希望你能夠給朕一個交待,朕等了四年也沒有等到一個交待,那隻好朕來幫你處理了!”
“朕說過,中央皇庭和中央朝廷是分離的,中央皇庭也從來不管各地具體的治理事宜,但中央皇庭是管你們這些朝廷官員的,朕打算明年南下之前,把朝廷徹底翻查一遍,你們都是老臣子了,在朕沒有追查之前,各自回去內審一下自己家族,不要等朕追查到你們家族了,讓朕不好意思下手,讓天下子民看朕和你們這些老臣大族的笑話。”
“皇庭律署剛剛出臺《自首律例》,你們回去內審清楚之後,讓族中子弟中該自首認罪的都過來認罪,躲是躲不掉的,而且一旦皇庭追查出問題來,不僅他們要處理,你們這些族中魁首都要跟著離開朝廷,家族三代任何人不得為官,不得出任國商。”
“朕從來不擔心你們,擔心的就是你們那些族中子弟,朕也相信護庇家族的也不止程秉一人,以往的朝廷允許,朕是堅決不允許。”
這些人中除了胡昭之外,都是大族子弟,誰家沒有個幾百子弟,誰敢保證一點問題沒有,連荀彧都不敢保證荀家沒有作奸犯科的,其餘的更是心慌,等劉協喝訓完之後,各自慌張回到家中,連夜都是召開家族會議。
他們到底會怎麼處理,劉協倒也不想細問,都是老臣子,族中真的有點問題,自己識相交出來或者稍微掩飾下,他也不打算過多追查下去,至於各州各郡的官員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劉協也不擔心他們現在連忙遮掩,大部分的證據都已經被督政院和軍機院查清楚了。
統帥府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