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其什一矣。
△《廣右戰功錄》·一卷(戶部尚書王際華家藏本)
明唐順之撰。順之字應德,一字義修,武進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淮揚,天啟中追諡襄文,事蹟具《明史》本傳。此錄述右江參將都督同知沈希儀討平廣西諸蠻事。順之工於古文,故敘事具有法度,《明史》希儀本傳全採用之。惟《錄》稱希儀為臨淮人,而史稱貴縣人,稍有不同。蓋希儀世官指揮,史據其衛籍言之,而《錄》則仍書本貫也。其書已載《荊川集》中,此為袁褧摘出,錄入《金聲玉振集》者也。
△《建文事蹟備遺錄》·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稱嘉靖辛卯陽月,太嶽山人書於水竹村居。
考《明史·藝文志》、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皆不載此書之名,不知其為何人。
明人惟張居正號太嶽,亦不聞有此書,莫能詳也。錄中皆紀建文死事諸臣,殊多傳聞失實。其稱太祖恆欲廢燕王,賴廷臣力諫得免。又嘗幽於別苑,不許進食,賴高後私食之,得不死。皆荒唐無稽之言,不足取信。
△《平濠記》·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明錢德洪撰。德洪本名寬,字德洪,後以字行,改字洪甫,餘姚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刑部郎中,事蹟具《明史·儒林傳》。初,王守仁之平宸濠也,其大綱具於《敘功疏》,其細目具於《年譜》。德洪受業守仁,據師友所見聞,其陰謀秘計及一切委曲彌縫之處,有《疏》及《年譜》所不詳者,因作此記以補之。
凡黃綰所說四條,龍光所說二條,雷濟所說一條,附載德洪隨事附論者五條,又《自跋》一條。大旨謂寧藩之敗,由於遲留半月始發。其遲留半月則由於守仁多設反間以疑之。守仁在日,秘不言。守仁歿後,始得其間書、間牌之稿於龍光。
而駕馭峒酋葉芳及陰令知縣陳冕詭漁舟以誘擒宸濠,皆當時所不盡知者雲。
△《南泰紀略》·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尹耕撰。耕字子莘,蔚州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河南按察司僉事。明嘉靖四年,廣西土舍李寰、盧四、趙楷等煽亂,副使翁萬達以計討平之,而未蒙遷擢。耕因作是書紀其功。然書中於盧四煽九司作亂及韋應附從諸事,俱未能悉敘,未免脫略,不及《明史》《張經》、《翁萬達》及《土司列傳》中載此事為詳也。
△《處苗近事》·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李愷編。愷字克諧,惠安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辰沅兵備副使。是書分《征討》、《巢穴》、《哨道》、《轉運》、《調發》、《防守》六目。蓋記洪武至嘉靖湖廣苗民叛服征剿之事。
△《革除遺事》·十六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符驗撰。驗字大充,號松巖,黃岩人,嘉靖戊戌進士,官至廣西按察司僉事。此書卷首有《驗序》,稱泰泉欲修國史之闕,出槜李鬱氏本,俾核訂為十六卷,以復於泰泉。泰泉者,黃佐之別號。蓋驗此書,實因嘉興鬱袞舊本而修緝之,肇其議者則黃佐也。又有一《序》,舊本題為鬱袞作。其文與黃佐集中所載此書之《序》正同。蓋傳寫者誤題袞名。袞書有傳無紀。此書則《列傳》十卷、《外傳》一卷,冠以《本紀》五卷。截然兩書,不容移甲為乙。別本或兼題佐名。考“中書徐妙錦”一條,佐集載之,題曰《徐妙錦傳》,然則佐亦潤色其間矣。朱彝尊嘗謂黃佐《革除遺事》與當時紀建文事諸書,皆不免惑於《從亡》、《致身》二錄。蓋於虛傳妄語,猶未能盡加芟削雲。
△《安南奏議》·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嘉靖中,安南莫登庸篡國,國主之孫黎寧,遣其臣鄭惟僚等赴京告難,乞興師問罪。廷議請討之,眾論不一,已而中罷。至十七年,詔申前議,以咸寧侯仇鸞總督軍務,兵部尚書毛伯溫為參贊,剋日進師。而兩廣總督張經上疏,頗以為難。兵部不能決,奏請廷議。議上,帝責諸臣不能協心謀國,復罷不行,而留鸞、伯溫別用。是書所載,乃兵部尚書張瓚等會題疏稿及所奉詔旨也。
△《議處安南事宜》·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嘉靖十八年。覆命仇鸞、毛伯溫徵安南。伯溫抵廣西,傳檄諭意。莫登庸自至鎮南關請降,伯溫承製赦之,馳疏以聞。詔改安南國為安南都統使司。此本列伯溫原疏、兵部揭帖及詔旨一通。而兵部議覆疏未載,疑尚有所闕佚也。
△《伏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