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人易學實所刻,大抵皆應俗之作。蓋氵來本以清介著,學實之刻其遺文,特重其為人耳。
△《文潔集》·四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鄧以贊撰。以贊字定宇,新建人。隆慶辛未進士,官至吏部侍郎,諡文潔。
事蹟具《明史·儒林傳》。以贊早以孝行聞,晚退居西山三十年,以清介為世所重,而無所著述。此本乃吉水鄒元標蒐輯於斷簡散帙之中,宜興吳達可為之付梓。
其講學語僅存數則,餘不過奏疏三首與書序、記傳諸應酬之文耳。中附詩數十首,尤非所長也。
△《方初菴集》·十六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方揚撰。揚字思善,號初菴,歙縣人。隆慶辛未進士,官至杭州府知府。
是集第一卷為語錄,二卷為箴論,三、四卷為詩,五卷至十六卷為雜文。其語錄箴論,尚皆切實,惟詩文多應酬之作,末附蒞官時諸告條,尤為冗雜。揚本有《山中》、《燕中》、《中州》、《南署》等稿,此集乃其門人賀燦然所合編也。
△《陳如岡文集》·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陳大科撰。大科字思進,號如岡,南通州人。隆慶辛未進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總督兩廣。大科官給事中時,因歲旱上弭災六事,遷太常卿時,又疏救李獻可等,又劾太監馮保,有直聲;及總督兩廣,有定安南功。是集上一卷,具錄當時奏疏,下一卷,則雜文數篇而已。
△《賜餘堂集》·十四卷(內府藏本)
明吳中行撰。中行字子道,號復菴,武進人。隆慶辛未進士,官編修時,與趙用賢等論張居正,廷杖削籍。後屢起屢廢,卒不大顯,終於侍講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事蹟具《明史》本傳。是集為其子大理寺少卿亮所編。中行以鯁直稱,詞章不甚著於世。集中《植綱常》、《正朝廷》二疏,氣節凜然,又不以詞章論矣。
△《鄒聚所文集》·六卷、《外集》·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鄒德涵撰。德涵字汝海,安福人。隆慶辛未進士,官至河南按察司僉事。
《明史·儒林傳》附見其祖守益傳末。是集凡詩一卷,文五卷;其外集一卷,則皆歷官誥敕及往來書牘也。詩文多涉禪機,持論亦往往偏駁,史稱守益子善,服習父訓,踐履無怠,稱其家學。而德涵從耿定理遊,定理不答,發憤湛思,自覺有得,於是專以悟為宗,於祖父所傳,始一變雲。
△《研山山人漫集》·一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方盱撰。盱字文明,後棄舉子業,將遊五嶽,取莊子《逍遙遊》語,改名大年,蘇州人,居洞庭東山。是集為湖州沈庭詔所編,前有隆慶二年姜元《序》、茅翁積《方山人傳》。又列《翁積詩評》數條,逐體分論,多大言無實,至詆束晳《補亡》,穢不可讀,其分五言律、五言排律為二格,而云“排律本賦體”。
又謂:絕句裁自近體,皆漫無依據。其推重旴詩,以四言、六言比嵇康,五言比陶潛,五言律比張九齡,五言絕句比王維。然皆所謂形骸之外,去之愈遠。七言古詩尤為淺薄。《翁積總評》謂:侈萬言於毫末,恣百態於緗縹,雖有歉於豪士,實無損於專門。則亦知其才地之弱矣。
△《蒼耳齋詩集》·十七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方問孝撰。問孝字胥成,歙縣人,仕履未詳。《歙縣誌》亦無其名姓。集中有與汪道昆詩,當是隆、萬間人。其詩風華有餘,深厚不足,蓋亦沿七子之派,多浮聲而少切響也。
△《交翠館集》·十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明萬道光撰。道光字日章,臨川人。是集詩文皆未入格,其學以金谿為宗,《說經》諸篇,皆疏於考證。如或謂綱目不出朱子手,道光以為無的考,是不知有趙師淵也。伊尹放之於桐,“放”字為“教”字之誤,乃沈括《夢溪筆談》之說,道光亦未能引據。
△《汪禹乂詩集》·八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汪淮撰。淮字禹乂,休寧人,隆慶間山人也。是集皆古今體詩,前有陳履、王世貞、劉鳳、汪道昆、吳子玉諸人《序》。子玉《序》稱,令其伯子懋孝手錄成卷,諗於餘,蓋淮所自編。其詩皆依託七子之門戶,故世貞等頗獎借焉。
△《巢雲軒詩集》·六卷、《續集》·五卷、《詩餘》一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吳宗儒撰。宗儒字次魯,號黃麓,晚號止耕,休寧人。其詩工於聲律,然運意不深,風骨亦未成就。
△《卓光祿集》·三卷(浙江汪汝瑮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