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王死後的2000多年裡,以色列主權淪喪,直到1948年聯合國決定重建以色列國。今天的希律王之墓不僅僅是個文物,耶路撒冷市長科利克說:“耶路撒冷老城聖墓教堂中殿地面有一個洞,古代人一直認為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的中心,而這個洞是中心的中心。”
由於歷史、地理、民族、文化、宗教、經濟、政治、軍事、心理等諸多不可勝數的因素,耶路撒冷成為無可爭議的同時獲得神與人青睞的聖城。而以色列事實上成了世界三大宗教聖地的保管者,由此引發的種種矛盾使這個僅有300多萬人口的彈丸小國成為國際新聞中曝光最多的國家。
(一)
馬克·吐溫遊歷中東後寫的《傻子國外旅行記》中說:“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想象約旦河有4000英里長、35英里寬……可它的實際寬度還不如紐約的百老匯大街。那裡的加利利海、死海長寬均不超過20英里,而我在主日學校上學時想象中的這兩個海的直徑都在6萬英里以上。旅行和閱歷摧毀了最為雄偉的圖畫,奪去童年最珍愛的傳說。”
說實在的,耶穌受洗的約旦河最窄處決不比龍鬚溝寬,用一根竹竿就可撐著跳過去。
1991年2月1日夜,我乘以色列“阿爾法”式軍用運輸機穿過煙雨濛濛的地中海,降落到以色列本——古裡安機場大雨滂淪的跑道上時,就像加加林進入太空一樣激動。當我扛著溼淋淋的行李、蹣珊著走出機場,在英、阿、希伯來文路標下撞上一隊電視上每天露面的倒背加里爾步槍的以軍,才確信自己真的踏上所羅門皇帝的國土。
戰時特拉維夫上空的“愛國者”、“飛毛腿”大戰引得我跟一幫膽大妄為的西方記者爬上樓頂翹首長空,根本無暇拜謁70公里外的聖城。以色列外交部亞洲司的本——阿拔小姐從我踏上這塊是非之地起,就每天一個電話地勸我從“飛毛腿”橫飛的特拉維夫撤往“迄今還沒扔‘飛毛腿’的那路撒冷”,好像人類永遠造不出可以命中聖城的彈頭。
剛住進耶路撒冷的希爾頓飯店,就跳出一位接線員奧麗特小姐,她熱情地用漢語為我接通北京的電話,還主動邀請我約會,使一向獵奇的我驚喜之餘又滿腹狐疑:莫非碰上摩薩德的女間諜了?奧麗特很漂亮,她的兩腿可真長,彷彿直接長在肩膀上,腰又是那麼短,髖前上棘至十二肋僅容得下一根最窄的腰帶。她是希伯來大學的研究生,業餘時間到電話局打工,她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在臺灣大學學過漢語,最大的夢想是爬長城。從此,奧麗特成了我在耶路撒冷的導遊。
聖城耶路撒冷位於巴勒斯坦中部猶地亞山之巔,海拔790米,面積160平方公里,居民主要有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公元前3000年,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迦南人耶布斯部落從阿拉伯半島遷來定居,在靠近泉水的易守難攻之處修築營地,將該地區命名為“耶布斯”。耶布斯國王麥基洗德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第一個希伯來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希伯來語“和平之城”),修建了聖殿,而今天的阿拉伯人則稱之為“古德斯”,即聖城。
耶路撒冷分東西兩區,西區是19世紀新建的市區,古老的東區集中了許多宗教聖蹟。自始建以來,耶路撒冷老城已重建18次之多。公元前1049年,大衛王曾統治該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將其夷為平地,公元前532年又為波斯大流士侵佔。此後,耶路撒冷相繼附屬於馬其頓、托勒密、塞琉古和羅馬帝國。公元636年,阿拉伯帝國打敗羅馬人,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開始統治耶路撒冷。11世紀末,羅馬教皇聯合歐洲君主以“收復聖城”名義,組織了8次十字軍東征,建立耶路撒冷王國。
1187年,薩拉丁大王在北巴勒斯坦的赫澱大敗十字軍,穆斯林重新控制聖城。從151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那路撒冷一直受奧斯曼帝國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將阿倫比捷足先登搶佔了奧斯曼帝國在中東的領地,耶路撒冷成為英國委任統治地。《凡爾賽條約》授權英國“託管”耶路撒冷。1947年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決定巴勒斯坦分治,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5月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約旦佔領耶路撒冷東區,以色列佔領耶路撒冷西區,並於1950年宣佈那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在1967年爆發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逐走約旦軍隊,佔領整個耶路撒冷,1980年7月,以議會將耶路撒冷定為“永恆和不可分割的首都”。1993年12月,我在開羅最後一次採訪拉賓總理時,他還在重申“那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