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國的條約就不會再出現。

最讓人滿足的就是圓明園已然完好無損。失去的,就要拿回來。而不是裝作大度仁慈要什麼天朝上國的面子,這幾百年來中國人幹了太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了。

在法國軍艦停靠廣州港的第五天,達爾豪西和杜蒙羅瑟夫終於如願以償的見到了被關押的戰俘。

當見到赤身裸體凍得渾身發抖,而且面黃肌瘦,分明很長時間沒吃飽計程車兵,也只有一些軍官才會顯得好看一些,但這些人放在英國或法國的土地上,不是乞丐就是流浪漢,哪裡還能看出是精銳士兵的模樣。

“你們這是虐待俘虜,我要向女皇陛下控訴,派遣強大的遠征艦隊。踏平你們的國土,讓清國淪為我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見到滿地狼藉如乞丐的英軍士兵,達爾豪西再也控制不住情緒了,果真是野蠻的國度,連一點俘虜的基本人權都沒有,不給吃飽喝足,連衣服都沒得穿,不少人身上竟然還帶著傷,在這種連羊圈都不如的地方,不出一週便會有大批士兵死亡。

清國就是清國,生產技術落後,科學技術落後,醫學技術落後,甚至連基本的道德水準都糟的一塌糊塗。

“伯爵閣下,本官可以說是清國有史以來最窮的提督,連自己計程車兵都養不活了,能讓這幫攻打我的國家的廢物蛀蟲們吃上一頓讓他們活命的飯。已經是上帝的仁慈了。要知道,上帝或許不喜歡本官的行為,但顯然他更討厭戰爭”。一萬餘名英軍士兵的生命都掌握在林海疆的手中,給這些俘虜應有的待遇?林海疆認為這些俘虜不是他邀請來的,所以他沒有義務款待他們。

仁慈不是隨意施放的,林海疆是這世界上唯一知道這幫英國人法國人在歷史上曾經幹了什麼,他不會讓歷史重演。

達爾豪西伯爵,印度歷史上有名的統治者,一生堅持的是英國統治在道義和物質上的利益,通俗點就是在道德以及金錢上,英國都必須佔理。哪怕是一場屠殺,也會被說成一批嗜血的惡魔理所當然的被英軍士兵殺死。

至於杜蒙羅瑟夫。純粹是個利益至上者。不是法國,而是他自己的利益。所以對於處境比英軍慘上幾百倍的法軍俘虜,他並沒多少感覺,而是期望這些俘虜千萬不要再被他帶回國前死了。所以基於之前林海疆的表現,他不敢做過多抱怨,而是自掏腰包高價買了食物和衣服給那些法軍俘虜,而達爾豪西自然也是不願英軍士兵受苦,也打算購買食物和衣物。

為此,他們去英租界找到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商人麥爾斯,這位林海疆的老熟人自然早已透露過詳情給他,於是乾脆放起了高利貸,手握著一堆厚厚的欠條,麥爾斯的雙眼都笑成了月牙。賺法國人的錢他自然樂意,賺自己國家的錢,那也心安理得,要不是在英國得罪了權貴。他也不會跑到遙遠的東方討生活。

一想起自己被四鏑債務逼得遠遁東方,麥爾斯就恨得牙根直癢。

但是無論如何這些只是一些瑣碎,接下來三國代表談判就要坐下進行一場有關戰俘的非正式性會談。

英國議會關於俘虜的決議,已經在一天前透過電報轉到了達爾豪西手上。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場好戲

人真帝國的議會早在仔世紀就開始形成了,當時是由各哪拋,小精英騎士以及持重身份的市民共同組成,而到了舊世紀,進行過三次改革。分別在名丑年、名年和級佯。

在驟年的會議改革,主要是針對工業資產階級的權利進行重新分配。與帝國貴族階級進行分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主要權利依舊掌握在貴族手中,這其中就以女皇為首的皇室所佔成分最大,所謂議會的主要決議。都是由女皇授意透過的。

在維多利亞女皇的授意下,英議會就針對中英戰爭的賠償問題進行了幾天的談判,無論是貴族階層還那些代表資產階級的商人們,都認為帝國的尊嚴遭到挑釁,非常有必要對清國實施懲罰,為了保障帝國利益再簽訂一個,賠償條約乃是必要之舉。

而這個小條約則不能在《通州條約》的款項之內,要以一個完全嶄新的條約出現,要知道在這次的戰爭,他們整整一支分艦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陸海軍二萬餘名官兵陣亡,失蹤者亦達數千,即使克里米亞戰爭中一場大型戰役也不過如此。

在他們“驕傲高貴”的頭顱裡,顯然不會認為即使帝國遭遇了一場失敗,就必須屈辱地賠給對方哪怕一分錢,相反的,清國首先必須乖乖地將俘虜送還,然後再賠償給帝國戰爭的消耗損失。

在國內這樣的心理驅使下。達爾豪西手中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