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但是所有戰艦的改造和改裝都要等到十月份才能夠徹底結束,帝國科研總署在汽輪機方面研究的突破讓林海疆意識到了石油的寶貴性,在此之前石油不過是他要為後世子孫搶佔的一種必要的不可再生的戰略物資而已,現在這種搶佔變成了極度的需求。

帝國的總體經濟可以說因為與八國聯軍的交戰而徹底的陷入了一個死迴圈,出口與進口幾乎全部停止,唯一大賺特賺的就只剩下軍火生意了,軍火生意已經佔到了中華帝國整體經濟比例的百分之七十,國內凋謝的民生讓林海疆也有些無力應對。

為了維持帝國經濟的正常運轉,林海疆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會在窮兵黷武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不能讓戰爭停止,尤其是美國如火如荼的內戰,交戰雙方基本都不生產軍火,一切均需要進口,這就給林海疆提供了一個契機

第二百三十章 戰慄歐洲(上)

如何才能讓帝國的經濟民生恢復起來?林海疆自然而然的將這個問題交給了張允季、李安民、胡偉民、克露娜、克勞特、傅善祥、張夏同等人,在廣州將這些人齊聚一堂也並非是件容易的事,張夏同這個原清廷瓊崖總兵現在依然成為了中華帝國生產建設兵團副總監,在監工管理方面張夏同竟然擁有天才般的能力,土木施工,工程預算,這個胖子幾乎過眼不忘,即便其不瞭解的混泥土構件,幾次之後也是爛熟於胸,對於這麼一個人才的發掘林海疆還是感到十分滿意的。

置於一臉茫然的李安民在這個會議中的作用就是協助各方面進行調整,負責有力出力的,因為中華帝國整體實施的還是軍管模式,大部分的資源和權力都集中在軍方手中,所以有李安民的配合一切事務都將事半功倍。

克勞特作為帝國銀元改制的策劃者,可以說為帝國經濟建設鞠躬至偉,銀元的改制讓中華帝國從貿易以及清廷佔領區源源不斷的獲得巨大收益,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也起到了平抑物價的作用,在中華帝國的光復區內,1859年的稻米、豬肉、蔬菜的價格相比1862年元月平均下降了百分之二百二十之多,為了防止糧賤傷農,林海疆採取了後世的統一政府收購的模式,糧價的穩定和用工的大量增多相對的提高了就業機會,每天都有大量的難民從清廷佔領區冒險穿過兩湖的道道封鎖線來到中華帝國光復區,這些拖家帶口的難民可以說是滿懷希望而來。

加大內需拉動經濟畢竟不是長遠之計,帝國因為與八國聯軍的戰爭整體的對外貿易如瓷茶葉、紡織品等等都陷入了停頓,因為中華帝國沒有大量的殖民地可供無休止的掠奪,所以經濟由好轉壞是極有可能的。

林海疆召開這個秘密的經濟會議的核心意圖就是如何發展經濟,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因為老百姓不管你的軍隊造了多少軍艦,經濟指數提高了多少,帝國又打贏了誰誰,這些都只能鼓舞一時,老百姓真正關心的是他們的收入是否比去年多?他們的碗裡是否有肉?他們手中的錢還能不能當錢花?這些才是老百姓真正所關心的,否則即便中華帝國成為世界憲兵的話,老百姓依舊要罵孃的,名垂青史不是靠修建幾座紀念碑或者什麼紀念館就行的,名垂青史是要靠老百姓口口相傳的。

否則後世的紅色帝國蘇聯就是一個例子,當信仰崩塌之後,列寧與其被推翻的尼古拉沙皇同樣死無葬身之地

克勞特望著林海疆的目光有些無奈道:“尊敬的原始閣下,帝國的經濟一直是採取戰時的體制進行管理,根本談不上市場開放自由與自由貿易等等,主要資源全部由帝國相關部門掌控,如果要實施您所說的那套計劃經濟體制的方案的話,帝國也許是可以應對度過難關的,如果要走自由貿易路線,那麼我只能非常抱歉的說,我這個顧問無能為力了。”

林海疆面對整個帝國經濟體系的憂慮甚至已經超過了對於即將發起的上海戰役的憂慮,計劃經濟體制雖然缺點很多,但是在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進行計劃,因此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政府的指令性計劃。

採用公私合營的方式明目張膽的侵吞私人財產?這顯然是不行的,但是計劃經濟體制把企業置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企業既不能自主經營,又不能自負盈虧。企業的生產數量、生產品種、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要素供給與生產成果的銷售都處於政府計劃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機構的控制之下。

如果要實施所謂的計劃經濟,那麼勢必要先進行一番大規模的國有化,比如林氏等等大家族的企業和商號就必須被收歸國有,否則企業商號如果都想自行決定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