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繼的日子了。
母親送兒、妻子送郎的情景出現在各個鄉村,一塊塊軍屬的榮譽牌匾以及福利的下發,讓入伍計程車兵真正的沒有了後顧之憂,讓整個中華帝國的軍心民心高度的集中起來,一切都在為了迎戰八國聯軍做準備,海外行省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堅壁清野,在正規抵抗之後發動長久的游擊戰。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華帝國的憤怒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華帝國的憤怒
中華帝國在強大的宣傳引導輿論的作用下,全體軍民空前團結同仇敵愾的準備迎戰八國聯軍之際,在清廷的京畿之內卻是一片愁雲慘淡的摸樣,走在街上的行人都顯得有氣無力,以往人山人海的天橋也變得門可羅雀。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又要加賦稅了,現在就連唱快板書的都要十抽六了,也就是說進項十個銅板就得交六個稅,這僅僅還是正常的數目,稅吏的詐取與當地把頭的份子在算上,唱上一天一個銅子不賺還得倒貼幾個進去,這已經是清廷今年第九次加賦稅了,海軍稅、兵艦稅、新軍稅、橋頭稅等等名頭讓人眼花繚亂,很多商人甚至丟棄了買賣隻身逃亡。
一片蕭條的紫禁城內,幾個小太監在有氣無力的掃著雪,說是掃雪倒不如說是應個景罷了,乾清宮後殿暖閣之內,兩宮皇太后慈安與慈禧正在召見恭親王奕忻,愁眉不展的奕忻似乎下了很大決心道:“回稟兩宮皇太后,這稅恐怕是萬萬加不得了,眼下這京城十家店鋪關了九家,街頭走一炷香都看不見一個人影?旗下的子弟連個溜鳥泡茶的地方都沒了,也是怨聲載道啊”
慈安望了慈禧一眼焦急道:“哀家也知道,但是這聯軍那邊的八百萬兩軍費要如何籌措?這麼大的事情你怎麼就不跟哀家先打個招呼?現在你讓哀家到哪裡去給你找那八百萬兩銀子出來?”
奕忻聽到慈安抱怨,急忙起身跪倒道:“臣當時光想著林逆能退兵,先護佑了兩宮皇太后與京畿的安穩再說,這八國聯軍之內我大清出鐵甲兵艦七艘,精兵二十萬,而俄國人也出兵二十萬,艦船六十艘,鐵甲兵艦十六艘,英吉利出兵四萬,兵艦二百九十艘,鐵甲兵艦二十五艘,其餘各國出兵不過都是小數,軍費最大的還是俄羅斯與英吉利兩國,這還僅僅是出兵的費用,真格的打起來那樣槍洋炮的花銷不跟流水一般?戰死的撫卹等等在加上最後的善後花費,至少也要八、九千萬兩啊”
“我的天啊”慈安與慈禧同時驚呼一聲顯然奕忻估算的這個數字把她們嚇了一大跳。
深居宮內的她們對銀子向來都是一個概念,誰聽說過皇太后要隨身帶銀子的?就好比到了一定級別的領匯出入都會有人按慣例制度接送,錢對於到了一定地位層次的人來說就失去的貨幣本身的意義。
奕忻咬牙猶豫了一下道:“就容臣想想辦法吧銀子終歸是要給的,聯軍幾十萬大軍幾百艘戰艦,如若我們不給這筆軍費,難保他們打完了林逆再將槍口掉轉向我們,俄國人的二十萬人馬已經過了盛京,沿途還要派人支應,俄國人的軍紀極差,還要防備著他們生出事端才好。”
慈安想了一下道:“不過這請神容易送神可就難了啊?咱們大清還沒簽這什麼八國同盟聯軍的協議,他們就敢讓軍隊進來?又憑什麼讓咱們給糧給錢?”
奕忻望了一眼慈安,心裡道:“我還沒說還要給女人哪”
奕忻知道話不能這麼說,於是微微一笑道:“啟稟兩宮皇太后,咱們大清現在是弱勢,人家七國現在是強勢,他們的算盤撥得確實響,到最後咱們損失的不過是銀錢而已,相比林逆要的可是咱們的大清國啊所以臣以為退一步海闊天空,咱們就忍下了,等剿滅的林逆匪軍之後,我就不信他們的大軍還能總賴在咱們家裡?大不了多給點銀子也就能打發了。”
慈安看了慈禧一眼,兩人交換了一下目光,慈禧對奕忻道:“那就勞煩恭親王了”
與此同時,視察帝國要塞的林海疆,站在帝國要塞壘群“帝國蒼穹”主堡的最高點俯視整個帝國要塞,可以說最早的舊港也就是現在的帝國要塞經過了連年的修建,尤其近幾個月的突擊加固,已經徹底的變成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要塞城市,整個城市依山勢而建,多采用蘇門答臘島所產巨石壘砌,街與街之間都有至少一百公尺的寬闊地帶,原本寬闊地帶的花草樹木全部被清理一空,蛙式暗堡群、梅花暗堡群、倒打火力點、開掘式迫擊炮發射陣地,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體系,可以讓主堡內的部隊隨時出現在帝國要塞的任何一條防線上,而且隨地形呈梯字上升,守軍如進行巷戰始終都是保持居高臨下的攻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