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迴圈,唯一的辦法就是避免儘量少接觸。
慈禧猶豫了一下道:“恭親王,哀家問你,如果林逆反賊廢除了那些條約,西洋列國的態度會是如何?”
奕忻顯然有點無奈道:“西洋列國的態度?西洋人信奉的是武力之上艦炮外交,她們已經和林逆比劃了一下,大老遠來的戰艦不是被打沉就是被俘,最後的結果是林逆的實力幾乎壯大了一倍,即便林逆廢除那些條約,恐怕西洋各國最多也就是叫喚一下罷了能夠與林逆真正硬碰硬的恐怕也只有英吉利國了,但是現在英吉利國對林逆的態度可謂十分曖昧,恐怕幫不上什麼忙,而且林逆厲害不屑於洋人施壓,反而會有逆反作用在其中,會令得我們更加危險”
慈禧點了點頭道:“恭親王所言我大致是明白了,西洋列國觀望無動於衷的理由會不會是這期間條約帶給他們的利益太少?如果我們可以做更多的讓步,籤更多的條約,他們會不會聯合進行干涉?條約無非就是多給洋人些錢,多給他們些方便,多給他們些面子,這些對於我們大清來說是無關緊要的東西,只要大清還在,我們就還有機會不是嗎?”
奕忻沒想到慈禧對於所謂條約的理解竟然是所謂的多給洋人些錢,多給他們些方便,多給他們些面子?如果換做別人他肯定要大罵這是無稽之談,但是上面坐的那位是大清朝廷的半邊天,他不敢也不能因為慈禧並不是一個心胸寬闊的女人,她非常善於記仇,甚至連小時候誰欺負過她都記得一清二楚。
奕忻猶豫了一下,決定順著慈禧道:“臣這就下去派人按皇太后的意思去辦”
慈禧對於自己的先見之明似乎有些雀躍,但是隨即她也意識到了自己已經有些過了格,比如應該先徵求慈安的意見,然後才能定奪於是慈禧十分平靜的擺了擺手道:“我只是隨意說說,具體如何辦理還要問姐姐的意見和想法,然後你拿去軍機處讓他們擬個則子辦法拿回來可好?”
慈安對於慈禧的所謂謙讓欣然一笑道:“這種事情姐姐我接觸的不多,以後還是妹妹你做主好了,現在咱們大清朝廷等於是養了一群飯桶,撈銀子一個比一個厲害,說到了動真格的,朝廷用人之際,全是一群庸才如果不是他們當年看南洋家底眼紅竄弄先皇去動林海疆,現在給我大清開疆擴土保境安民的就是那逆賊林海疆也許此刻那林逆已經是位極人臣了唉”
奕忻這是頭一次聽到慈安談及林海疆之事,他知道其中會有一些秘辛之類的東西,原以為林海疆是必反之人,看起來這其中竟然還有故事?
慈安擺了擺手道:“罷了恭親王就勞煩你了,無論洋人開什麼條件,只要他們肯借咱們銀子提供咱們樣槍、洋炮,甚至出兵參戰,咱們什麼都能犧牲,只要大清還在,日後徐徐圖之吧”
第二百六十三章 煮酒論英雄(上)
陰沉的夜晚,奕忻信步走出了紫禁城,一路上的侍衛與太監遠遠的都避讓開了,因為今天在乾清宮杖斃了一個小太監,雖然杖斃太監宮女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以往慈安皇太后在場的時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慈安皇太后信佛,經常饒恕赦免一些必死的太監和宮女,不過今天慈安皇太后壓根沒有發話,誰也猜不出到底出了什麼事對於一直陰沉著臉的恭親王更是敬而遠之。
恭親王奕忻現在感覺頭腦裡面非常之亂,兩宮皇太后上嘴唇碰下嘴唇說得輕巧,可是具體要如何去操作那?洋人不是傻瓜和白痴,就算把大清國能給的都給他們,這幫洋人最後沒命享受還不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中華帝國的戰艦沒有一艘是紙糊的,西洋歐洲七國海軍的聯軍尚且都打不過林海疆,自己紅口白牙的搞幾個條約出去,就是拿給洋人他們也未必敢籤啊林海疆那可是鐵板的一塊,任何大清的條約一律全部不承認,洋人現在拿中華帝國都沒辦法,自己又能怎麼樣?
在奕忻看來,眼下的大清就有如一塊肥肉一般擺在林海疆的面前,什麼時候吃,怎麼吃都由人家說了算,讓奕忻感到不解的是林逆完完全全有實力一路攻至北京城,但是卻在長江以北停止了攻勢,其的偵騎最遠也就是在直隸西南出現過,林逆為什麼不乘勝追擊一統天下?
不過奕忻非常清楚一點,那就是林海疆在軍事上的造詣強他自己百倍甚至千倍,如果說林海疆蠢不懂得把握時機,其實就等於罵自己比豬還笨一般,奕忻感覺林逆是在穩紮穩打,所謂光復一省就恢復建設一省,根本沒將大清與西洋的干涉力量放在眼中,似乎一切與林海疆敵對的勢力都難逃灰飛煙滅的悲慘下場?是幸運還是實力?天縱軍事奇才?
一時間奕忻心亂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