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讓王法仁擔憂的是學員和士官內部的不穩定情緒和他們的熱血精神,當初選取的時候都是刻意選擇了政治可靠的熱血青年,但是當時王法仁忽略了熱血青年的一個通病,那就是他們很容易衝動,口不擇言,因為言論上的錯誤他已經失去了數名優秀的學員,為了有效的保護學員,帝國情報部甚至犧牲了幾十名特工,如果到了即將收穫的時刻,王法仁怎麼能不激動和擔憂那?如果在最後一錘子下前功盡棄,那麼恐怕王法仁都不會原諒自己,因為這次的長期潛伏策反將極大的震撼清廷的內部,甚至讓清廷對北洋系統產生巨大的不信任。
王法仁相信此刻自己的全部計劃已經送達到元首手中了,他同樣相信以元首對自己的信任,是會無條件支援自己此次行動的,可以說這次行動將會是帝國情報總部在帝國內部奠定其根基的一次從戰略到戰術整體的一次行動,在王法仁決定向林海疆遞交計劃之前的十分鐘,計劃依然在修改。
王法仁非常清楚,帝國能有今天的局面可以說都是元首乾坤獨斷的成績,元首獨特犀利的戰略部署讓情報總部戰略研究室的參謀們幾乎每天在如痴如醉的研究,整個帝國上下對於元首的推崇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但是王法仁卻很瞭解林海疆,他知道元首也是**凡胎,元首也會疲倦,他相信此刻的元首一定非常期望有人能夠替他分擔。
作為情報總部部長,王法人曾經希望這個人能夠是自己,但是他的理智告訴他,能夠替元首有效分擔的只能是一個團體,而絕對不會是一個各人,在一個偉大的人面前談論另外一個偉大的人?那麼這個談論者不是一個瘋子也會是一個傻子。
王法仁非常希望透過這次行動讓情報總部的戰略研究室得到元首更大的信任,變相的他這個部長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權力,當然了,成功之後的謙虛依然是少不了的,不爭才是爭,這才是索取其中的真諦所在。
林海疆收到王法仁的全面詳細計劃已經是1861年第一、第二分艦隊連夜拔錨起航,直奔新加坡而去。
在海南號的作戰室內,林海疆深深的吸了口氣,將王法仁的整個計劃看完,看完之後林海疆有刻意的看了看計劃的起草擬訂已經修正的落款,發現是情報總部戰略分析研究室的名義,林海疆並沒有感到任何的不快,相反王法仁的尺度掌握得讓他十分愉快
在海圖面前,林海疆輕輕的放下了三角尺,清廷歸國的五艘戰艦分別為巴圖魯號、哲鋒號、海東青號、南園號、長福號,五艘戰艦全部是由英國普林斯頓造船廠建造的長矛級裝甲防護巡洋艦,在設計過程中可以說是大量的剽竊了普魯士為中華帝國海軍建造的光榮級的設計,其標準排水量6570噸,滿載排水量6990噸,武備為四門阿姆斯特朗最新型的九英寸火炮,前一主炮塔兩門,後主炮二號與三號炮塔各搭載一門,裝甲指揮塔下搭載四英寸副炮左右各二門,最高戰速16節,配10張帆,搭載水兵639人。
可以說英國人的造船工業水平確實要普魯士人,英國人竟然將其建造的首批先進艦船販賣給清廷,而不是立即投入己方急需裝備的海軍艦隊,可以說是用心險惡,而且根據王法仁的情報顯示,其中兩艘艦上的管帶均為自己一方的潛伏人員,而其餘三艦都是有忠實清廷的滿人學員所掌握,而且英國破例允許其的戰艦一直懸掛英國國旗直至大沽口,這明顯是在給中華帝國可能出現的阻擊和攔劫在製造麻煩。
第二百零九章 裕廊島奪艦
第二百零九章 裕廊島奪艦
林海疆雖然知道英國人一定會設定障礙,但是卻沒預料到英國人竟然敢如此明目張膽的給自己設定障礙,而且英國人的障礙之中甚至還有一絲陰謀的氣息,如果自己進攻懸掛英國國旗的清廷戰艦,那麼就等於給予了英國足夠的所謂藉口,讓維多利亞老太婆的野心再次燃燒起來。
根據情報林海疆知道英國人在阿姆斯特朗以及普林斯頓等數個大型造船廠至少有二十七艘至三十二艘戰艦在開工建設,這些戰艦都已經快接近的最後的組裝除錯與收尾,可以說海試在即,擁有無數海外殖民地堪稱龐大的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只需要兩年時間就可以完成自己經過七、八打拼,幾乎耗光精力窮兵黷武才能達到的地步,這一點林海疆非常清楚,這就等於是當年的日本在看似強大的時候去挑戰無論鋼鐵、造船、飛機工業製造都是其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美國,最終日本的下場是十分悲慘的。
在戰略上藐視英國,在戰術上重視自己的對手,不過實力就是實力,林海疆清楚,即便遠隔重洋,如果一旦大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