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2部分

強。出於這樣的心理,身為生死仇敵的悉多於與吐蕃騎兵,會投降也就不奇怪了。

拔除了悉多於這個“靈魂人物”,餘下的兩萬多人馬可就好收拾了。秦慕白命人仔細排查吐蕃降軍將佐們的“政治背景”。凡是出身吐蕃豪門貴族的高階將佐,一概調走不留在這隻軍隊中。反正秦慕白是關西道行軍大總管,蘭州大都督府治下數十座府兵軍府,任何軍府任何職位他都有權進行平級調動。

前後幾天之內,秦慕白將六十多名吐蕃貴族將領先後給調走了,前往蘭州各地州縣的軍府,擔任校尉、旅帥之類的大小武官。到了這種地方,這些人孤掌難鳴手中更無大權,就算心懷異志想鬧也鬧騰不起來了。

如此一來,剩下的吐蕃降軍將士之中,基本上全是貧苦窮奴與牧民,他們只是被趨使和奴役的苦命傀儡、戰爭機器。這樣的人沒有野心唯命是從,以前最大的願望無非是能活得久一點,能打了勝仗得些賞賜,讓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

秦慕白覺得,要收編這樣的人已經很容易了。一個原則,善待即可。大唐本就是王道仁孝治國,怎麼也比吐蕃的霸術暴刑要強上百倍,更能俘獲人心。因此秦慕白也確信,假以時日,這些人一定不會後悔脫離吐蕃,成為一名“唐人”。

反過來,則不行。吐蕃人要想招降唐軍,難上加難。因為吐蕃沒有大唐這種折服人心的底蘊與魅力!——長安城裡,十餘萬異邦外民,都努力想要獲取常住資格、並以成為一名唐人而自豪,便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說之前收編高昌降兵那是生吞活剝,那麼招降吐蕃降兵則是細嚼慢嚥頗費了一番周折。但是,回報也是相當之豐厚的。吐蕃的降兵遠比高昌兵馬的戰鬥力更強,軍事素養更高,甚至比回紇鐵騎也要強上一個檔次!

秦慕白的親勳部隊,在一個月之內由三萬人,擴充到了八萬之多!而且,全是清一色的精銳騎兵!

關西道前線大軍區轄下原有“左右威衛”這兩衛朝廷主力王師,大將軍分別是秦叔寶與薛萬徹。如此這兩名大將軍都已陣亡,兩衛兵馬的編制其實也已名存實亡。由於這八萬人,並非是朝廷正規編制的“衛率”,只是秦慕白的親勳翊府,因此它的編制顯得比較小。薛仁貴就擔任“翊府中郎將”直接統領他們。論官職,這中郎將不過從四品;但實際上,這小小一個翊府比朝廷的一支主力衛率人馬都要多!

秦慕白人稱“少帥”,但他擔任的“關西道行軍大總管”這一職務是臨時的。什麼時候仗打完,什麼時候就取消了。原本的蘭州大都督一職也由李道宗暫時接任代理了——於是秦慕白,居然沒了實職,只剩下散官虛職了!

許多人都在議論,朝廷也是時候給秦慕白封個“大將軍”的實銜了。大唐十二衛兵馬,一衛一個三品大將軍,那就是實打實的軍方首腦標誌。以秦慕白今時今日立下的功勞與闖下的名望,哪個大將軍比得上?

言下之意,秦慕白該是到了“出將入相”、涉足朝廷政壇中樞的時候了!

秦慕白與薛仁貴、蘇定方吃完飯後閒聊,就說起過此事。薛仁貴說,連我的官憑告身上都已經寫的是“從三品左威衛將軍”,慕白不當大將軍,這真說不過去了。蘇定方也附合,說關西軍連戰連捷,朝廷論功行賞,慕白也是時候被授大將軍,並加勳進爵了。

秦慕白心如明鏡,笑了笑對他們說,“看著吧,朝廷肯定不會授我大將軍,給多大賞賜。”

薛仁貴和蘇定方自然是不信,這太不合“定製”。秦慕白只說“走著瞧”。

餘音猶存,第二天朝廷的賞賜聖旨就來了。其實這聖旨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從長安發出來了,只因路途遙遠大雪封道,這可憐的使者走了足足五六十天才到玉門關。

不出秦慕白所料,朝廷只授給了秦慕白“藍田侯”的二等爵位,食邑僅僅可憐的兩百戶,估計噶爾?悉多於去長安後給的“精神文明安慰獎”,也不會少於這個數。錢財倒是賞得不少,黃金三百兩錢五千貫,南海上貢的皇家珍藏夜明珠十二顆,上等川錦二百匹。

聖旨隻字不提給秦慕白封授大將軍的實官,連一個和薛仁貴一樣的從三品將軍都沒有。此外,標誌功勞的勳官居然也只是個泛泛平庸的“雲麾將軍”。雖然讓秦慕白接替了他亡父秦叔寶的“安西大都護”一職,可現在出了玉門關,還沒有一寸土地實際是屬於大唐的,“安西大都護府”還在別人手裡呢!

眾將士都為秦慕白打抱不平,秦慕白卻沒有半點忿忿,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賞賜。

“將這些錢財和絹帛分給軍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