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下來的土地,有的人承包給一些經營花木的農戶,還有的人甚至就讓土地在那裡荒著,這不,村裡的幹部,就動起心思了。
前幾年,張家村還辦過一個三無的農藥廠,後來村裡人抗議了,才拖拖拉拉的搬走的。這兩年,聽說鄰縣有的村子往外賣地,一畝幾萬塊錢的價錢,還有不少人買來蓋樓。
沒錯,就是蓋樓。這幾年房價上漲的勢頭怎麼都擋不住,一些出外打工有些小錢,在城市又買不起房子的人,就打起了村裡蓋房的主意,奈何張家村的宅基地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很緊張了,更不用說現在了。
給村裡的幹部送禮,這宅基地都批不下來。如今幾萬塊錢能夠買到一畝地,在一些人看來還是能夠承受的,光是張家村一個小村莊,就批出去十幾畝地,三層小樓都已經蓋起了不少,眼下上頭有關部門卻下來檢查了。
拆通通都要拆
這買賣耕地的事,是違反華夏法律的呀,到時候那房子拆了都不算完,還得將土地恢復成良田,嚴重點的都可以安上刑事罪責,這不,這兩天村裡議論紛紛的就是這麼件事兒。
老百姓嘛,也不懂什麼律法,好好的房子剛剛建起來就要拆掉,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啊。
張雪安會跟張若說這件事,還是村裡的一個厲害娘兒們在村裡到處說的,她家跟著買了兩畝地,眼看就要入住了,卻被下了限期拆除的通知,而張洪兵蓋的小樓卻還在往上建,據說也沒收到拆遷的通知,這事兒,她要是能心理平衡才叫怪了
“張二他大兒媳昨兒個還坐在馬路邊上罵呢,說什麼洪兵家的房子不拆,她家的也不拆。”拿了一盒積木給哭包玩,張雪安又朝張若嘀咕道。
“外公,我想起來這事兒了。我哥的房子沒事的,他買的是村裡人原有的老房子,那個本來就是宅基地,跟拆房子的事沾不上邊兒。張二……呃……”
“張二他大兒媳,掄起輩份,你喊聲嫂子就可以了。”見張若說一半兒卡住了,張雪安了解的解釋道。
“那好吧,就嫂子,她們家的房子要拆掉是怎麼回事兒呢,那是佔了耕地了,這是違反國家法律的……”張若將自己知道的緣由,以及不算很瞭解的法律知識,給她外公說了一遍。
要知道,她外公可是個很有正義感的老人,呃,當然,也可以說是愛管閒事。記得前世,一開始的時候,她外公也是跟在後頭起鬨的,好好的房子要拆掉多可惜啊。
後來知道了耕地所代表的意義,老人又正氣凜然的見風使舵了,所以說這輿論的導向啊。
張若這會兒跟外公解釋的時候,村裡的輿論還向著拆遷戶那一頭呢,隱隱地有在後頭說不公平之類的言語。
張雪安跟張洪兵那從張若這塊兒排起來可是親戚呢,還是比較親近的,這兩年,張洪兵每次回來張家村,還會給外公帶些東西,知道老人不喜歡營養品那些虛頭八腦的東西,就割些牛羊肉啊,從水庫弄一條新鮮的大魚之類的。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正義感十足的張雪安老爺子,這幾天都不願意去馬路牙子了,叫他怎麼說呀
這回從外孫女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老爺子急忙忙的就跑去大馬路了,懷裡還抱著哭包,健步如飛的樣子,看來張若一直以來暗暗的給老爺子調理身體還是很成功的。
哭笑不得的看著老爺子走遠,想也知道,外公又是拿她水木大學的名頭出去吹了,老人也就那麼點愛好。
可不是嘛,就在張若前去小爺爺那頭報道的時候,就聽見她外公正在用重新加工過的語言,複述她之前的論調。
“耕地代表了什麼,你們知道嗎?我們國家可是有十三億人口呢,佔到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卻要靠百分之七的耕地來養活我也不說蓋房子的那些人的錯了,我就說咱們村裡的這些村幹部啊又這麼辦事兒的嘛,這是斷子絕孫的事情呀,為了那麼幾萬塊錢,以後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唉,外公又把矛頭指向村幹部了,哪怕是外公先前很看好的後輩,要是坐上村幹部的位置,他都會哪兒哪兒地看不順眼,總挑刺。
而張家村的歷屆村幹部,也的確沒幹啥好事。
“若若回來啦?喲,你外公又在發表講話呢”路過的一位大媽跟張若打著招呼,分不清輩份的張若也是含笑點點頭,寒暄幾句。
誰讓張家村大半的人都姓張呢,大半個村子的人都沾親帶故的,要是按著年齡喊人,總鬧笑話。張若已經習慣了見人忽略稱呼的寒暄了。
“小爺爺”幾步路走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