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種傷痕修補雖然簡單,但大多數人卻懶的去做,將自己愛車好好打理一番,如果外觀還不是非常糟糕,花點時間將全車傷痕處理一下,保證煥然一新。

自己動手做基本保養

基本保養做了一個大致的匯總,車主可結合自身實際自己動動手。

機油、剎車油有固定更換期

按照汽車說明書上面的部件保養時效,機油每1萬公里或每1年換一次就差不多了,而汽車齒輪油現在幾乎進入免更換的時代,剎車油每兩年一換。

除了這3種油有比較固定的保養里程之外,其他的例如離合器油、動力方向機油、水箱水等都是視情況補充或更換。火花塞、空氣濾清器也應注意

除了上述液體類的東西之外,車上還有一些固體的東西要更換,最常見的就是火花塞跟空氣濾清器了。一般來說白金火花塞大概10萬公里換一次即可,而空氣濾清器一般是4萬公里換一次。

另外採用正時皮帶的車輛需要更換正時皮帶,採用正時鏈條設計的引擎大概用到報廢都不用換,而正時皮帶的更換期就看各廠設計了,通常這也是正常保養中最花錢的一項,而且還千萬省不得,以免引擎哪天突然罷工就麻煩了。

保養重點在於檢查

保養真正的目的不在更換耗材,而是檢查車輛有無異常。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保養就是換機油。但事實上,換機油從來就不是保養的重點,頂多算是例行公事罷了。保養最大的目的在於檢查,檢查車上各機件有沒有損壞或需要調整的,這些保養時的檢查專案將能保障你平時的行車安全。

檢查的專案很多,大體上都是檢查引擎、車身外部跟底盤的部分。開啟引擎蓋要檢查的有水箱水、機油、變速箱油、助力方向盤液壓油、剎車油、雨刮水、電瓶、皮帶、空氣濾清器等,接下來要檢查雨刮器、雨刮沖洗器噴頭、全車燈光,再則就要檢查剎車與手剎、輪胎、傳動軸、避震器、各式油封緩衝橡皮墊,並注意車底有無異常油汙與各種不正常現象。

油、水檢查注意色澤和分量

在換機油前,應先抽出機油量尺,檢查機油是否消耗與黏性正常與否後才可卸放機油。因為引擎在設計時都會留有餘地,機油量尺從最高到最低油量其實有1L(也有1。5L的),也就是說,只要機油油量不低於最低下限,那引擎的運轉是完全不會有問題的,這點請各位車主放心。但是記得,再省也不能省機油濾清器,否則會使換機油的效果大打折扣。

水箱水除注意水量是否正常外,還要注意水箱水的顏色是否正常,當水箱水異常汙濁時,就必須將水箱水全部迴圈更新。

變速箱油一般就檢查油量與色澤,助力方向盤油也一樣。剎車油除了每兩年更換外,每次保養都要檢查油量與色澤。當高度下降一點時不要急著新增,那是因為來令片磨損導致剎車分泵滲出所致,換上新來令片剎車油量就會回升。

雨刮水理論上應由車主新增,但車廠保養時都會代勞新增至滿。

電瓶、引擎都需關注

汽車用的電瓶分兩種,一種是免加水式的、一種是傳統加水式的。免加水的電瓶一般就是檢查記號,傳統電瓶則要加純水至滿水位,檢查電瓶通常是用電瓶檢查機來檢查,當電瓶壓下降過多時,說明電瓶老化需要更換,電瓶壽命通常為兩年。

皮帶每次保養時都應檢查調整,當皮帶鬆弛或有破損時就要立即更換。

空氣濾清器濾芯一般而言是4萬公里一換,但每次保養時都會檢查,以免發生破損而不知。

最後應檢查排氣汙染情況,通常這關過了就代表引擎沒問題。

剎車、輪胎力保安全

底盤的檢查對車主而言是最難做到的,因為沒有頂車機。剎車的檢查最重要的就是檢查來令片厚度,來令片厚度小於2mm就要立即更換。

要檢查胎壓、磨耗、吃胎與老化情況,胎紋剩1。6mm就要立即更換,吃胎時就要檢查定位,輪胎老化也需要更換,就算胎紋很深還是一樣,因為輪胎會因暴露在紫外線的情況下老化失去彈性與抓地力,通常建議輪胎使用不超過4年。

最後就是檢查車底的傳動與懸掛系統,基本上都是檢查有無油封破損、有無異常漏油現象等。

自駕歸來別忘犒勞愛車

不少朋友五一出去自駕遊,現在打道回府了。您可要記著給愛車做一次內外檢修啊。否則以後在行車過程中,愛車會提出抗議的。

1.車身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