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一家3口人坐在一起,共同談論兒子外出的事,母親向兒子作了些交待,無非是早起早睡,一日三餐,自己怎樣照顧自己,別想家,別老想著玩,有點正事等等。左丹笑著說:“媽你終於同意了?”他媽說:“我沒同意是你爸讓我同意的!”老左看著妻子淚在眼圈,接下來趕緊改變了話題。
老左當妻子、兒子面說:“早在30多年前,那時我才10多歲的時候,我和當代中國畫家薛慶元、呂言志學畫玻璃畫時就看過陽朔的風光圖片,那時都象寶貝一樣珍藏,畫片上陽朔的山和水讓我記憶猶新。”
上個世紀70年代在東北吉林有結婚的人家,都要作炕櫃、地櫃傢俱,而櫃上沒什麼可裝飾的,所以當時興畫玻璃畫,老左小時候和老師學畫多年,成為當地幾個學生中進步最快的。在玻璃上作畫也須要學會很多繪畫知識和基本技法,中國畫、花鳥畫、工筆、寫意等等。那時他們常在玻璃上畫山水、花鳥、亭臺樓閣什麼的。首先用不同的技法進行構勒,然後著廣告色,最後大塊的地方全部用磁漆塗蓋。如果畫山水雲霧繚繞的地方必須進行渲染才能出效果,給老左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老師畫的“嫦娥奔月”,還有李白的詩意畫《早發白帝城》,——“輕舟已過萬重山”都是在大塊玻璃上完成的。
從那時起陽朔就給老左留下了第一印象,幾十年過後也沒有實現到陽朔看看真山真水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