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身邊首屈一指的心腹甩巴掌抽成了和皇貴妃一模一樣的豬頭,但皇貴妃除了讓皇后給揍了,可是沒受到皇帝的任何責罰。
這也就幸虧皇貴妃得寵的時日太短,還沒蹦出個兒子,萬一人家肚皮爭氣,給皇帝添個大胖小子,分分鐘取代太子地位也不是不可能的。
董皇后禁足昭陽宮,皇貴妃臉腫成了豬頭也沒臉見人,關在永樂宮給自己關了禁閉,在後宮兩大巨頭缺席的情況下,後宮反而熱情高漲,迎來從未有過的一股浪潮,人人熱情澎湃地參與進了和自己榮華富貴完全無關的一場戲裡,品味起了參與後宮爭鬥的快|感。
皇帝一晾永樂宮就是三天,期間連一次也沒有去過。
這在其它妃嬪那兒簡直是稀鬆平常,別說三天,三個月,三年皇帝連門兒也沒登過也不是沒有。
可這在皇帝費盡心力,寧可和大臣擰著幹,動用了幾十年都未啟用的廷杖只為了捧那位皇貴妃那兒,就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這是失寵的節奏呢?
還是失寵的節奏呢?
難倒要有一個還沒被皇帝剋死,就先失了寵的寵妃嗎?
妃嬪們只覺得連場大戲,越發懸疑起來。
不過,妃嬪們都是些不受寵的妃嬪,興風作浪連朵小浪花都激不起來,可是事情傳出後宮到了前朝可就不只是看場好戲,解解平凡生活的調味了。
皇帝動用了廷杖,接連又貶了幾個大臣,換來的是一時的平靜,對皇帝日益成長,權力控制慾越發壯大的認知。
只是,那不過是一時的蟄伏,換來的是聲勢更加浩大的反撲。
尤其在大臣們的眼裡,此次顯然是皇帝處理失當,皇后畢竟是一國之母,與後宮一般妃嬪不可同日而語,無論犯了什麼錯處,除非十惡不赦——那也應該廢后或者打入冷宮,除此之外任何情況都應給皇后體面。
更何況不過就是打了個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山野村姑,想也知道定是山野村姑不守宮規,先後冒犯了太子和皇后,皇后才處罰了她。
至於皇帝,向來是寵了一個,眼睛都被屎給糊住,只看得見寵妃的好,其他人一律瞧不進眼裡。
有的沒的一翻訛傳,再經過大臣們的腦補,山野村姑明顯就是個禍國殃民的妖姬、禍水,為了她,不僅損失了他們一批剛正不阿統一戰線的好同志,連一國之母的皇后也受到了波及。
皇帝不公!
大臣們義憤填膺,抗議皇帝,譴責皇貴妃的奏摺就如同板磚一樣紛紛砸進了長樂宮,絲毫沒有因為皇帝和皇貴妃鬧翻,兩宮氣氛日益冰冷而有半點兒手軟。
熱情極其高漲,反撲極其猛烈。(未完待續。。)
181 失控
前朝後宮掀起一片倒皇貴妃的浪潮,只不過一切到了長樂宮如墜寒潭,皇帝沒有半點兒迴音。
譴責皇貴妃和皇帝的奏摺擺了滿滿一桌案,蕭衍一個沒看,全交到陳槐手裡處理,陳槐也無法,又不能順著大臣的話說那些人罵皇帝罵的太對太深刻,他五體投地,更加不能把皇帝真實的意圖寫進去,罵那些人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是又想集體挨廷杖了?
最後只得硃筆御批二字:已閱。
他摸不清皇帝的想法,大臣們更加摸不清。
所有人都在觀望,唯有一個再也等不及,那就是沈如意。
她待在永樂宮深居簡出,要說太醫院的去淤化血的養顏膏果然神奇,只養了三五天那張臉就好的差不多了,足可以出去見人了,她便第一時間就趕到了長樂宮。
這些天她提心吊膽,時刻關注著永樂宮的動向,知道沒有一道關於沈萬年的奏摺傳出來,但她卻再等不及了。
畢竟皇帝那喜怒無常的性子,哪個也摸不透,指不定什麼刺激著他,一瞬間就做了決定。
她不敢在皇帝拂袖離開後立馬追到長樂宮,一來也是怕皇帝那炮仗筒脾氣,正在氣頭上不管不顧的不把她弄死,萬一觸怒了他,再扔冷宮去就不好出來了;二來卻是希望這張千嬌百媚的臉蛋恢復恢復,好歹有個人樣兒,能勾起皇帝憐香惜玉的心,省得本來就煩。一看她那鼻青臉腫的德性更煩。
沈如意總算顛顛兒趕到長樂宮,還沒走到大門口就讓人給攔了下來。
其實幾個守門的太監看到姍姍來遲的皇貴妃內心是歡喜萬分的,只是無奈皇帝之前下了命令。他們不得不攔。
“皇貴妃恕罪,皇上吩咐……所有後宮妃嬪不得隨意進出長樂宮。”五大三粗的老太監眼睛溼潤,說的是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