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還往往從某種現實的目的出發來確定相應的分類標準,在這裡,分類的目的就起著支配性的作用了。本文作者構建的中國電視節目分類體系的目的性就非常強烈:希望它能緊密地聯絡中國電視節目市場的實際,能有效地應用於電視節目的生產實踐。
電視節目分類是一個歷史過程。它伴隨著電視業的誕生而興起,也伴隨著電視業的興旺繁榮而不斷地完善、科學。特別是在社會急劇變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媒介——電視節目形態的變化更是層出不窮,再加上本文作者認識水平所限,因此,所構建的中國電視節目分類體系肯定有一些不足,肯定還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對於這些缺點和不足,作者會在今後的研究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電視節目分類體系的構建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
後記(1)
在完成本書最後一頁的時候,作者最想說的話就是感謝。
首先要深深感謝的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徐泓院長,無論是在本書選題的確立、結構的搭建還是在研究方法、研究重點、學術規範等方面,徐泓教授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沒有她的悉心指導和傾力幫助,本書絕對難以完成。我還要深深感謝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謝新洲、楊伯漵、程曼麗、肖東發、龔文庠、陳剛等教授,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這些傑出的傳媒學者們在各個方面都給予了傾力指導與幫助。
我接著要感謝的是其他許多對本書的寫作給予了大力支援和幫助的領導、專家和朋友,如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胡佔凡副總局長、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辦公廳王雲鵬副主任、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李春武秘書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王鋒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丁俊傑副校長、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黃升民院長、湖南電廣傳媒集團劉沙白副總裁、中央電視臺總編室王建宏副主任、王甫博士、央視市場研究有限公司陳若愚總經理、田濤副總經理、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王蘭柱總經理、高階研究員左翰穎女士、派格太合環球傳媒有限公司孫健君總裁、中國傳媒大學王振業教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趙曙光老師,及我的同事路愛軍、楊威、楊諾、楊溢先生······對於其他許多給予幫助的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例舉,在這裡一併致謝。
我還要特別感謝的是我的家人,沒有他們的理解與支援,本書也不可能付梓。
感謝每一位理解、關心、支援、幫助我的人!
2006年11月20日
參考書目:
1 郭鎮之:《中國電視史》,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8月,第3頁。
2 郭鎮之:《中國電視史》,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8月,第3頁。
3 中國電視的繁榮興旺和數字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兩個發展階段是本文作者劃分的。前者以中國電視業發展###、有線電視、走入市場、電視繁榮為標誌;後者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把2004年定為我國廣播電視業的“數字發展年”和“產業發展年”,以及CCTV…4、CCTV…9、CCTV西法語頻道、中國“長城平臺”在世界各國大幅度落地為標誌。
4《2005年中國廣播電視年鑑》,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社,第3頁。
5 資料來源:《中國廣播電視年鑑》(1985—2004年)。
6 張海潮.《眼球為王——中國電視的數字化、產業化生存》,華夏出版社2005年6月,第88頁。
7《中國受眾研究2003》,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第65頁。
8《2005年中國廣播電視年鑑》.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社,第527頁
9 資料來源:《中國廣播電視年鑑》2005,第527頁。
10 Gill Branston; Roy Stafford; The Media Student’s Book;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59。
11 《廣播電視辭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頁。
12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大型活動辦公室、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著:《中國電視欄目成長報告—2004》,第1頁。
13 王振業、方毅華、張曉紅著:《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規範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