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張德銘在胸口拍拍,頗為自豪的說:“沒給你說,我學這鑌鐵是送了紅肉,磕了頭,拜了師的,葉師傅才把這製作技術傳給我。鑌鐵是從大食的大馬士革傳過來,並非出自我們華夏。鑌鐵傳入中土很久了,製作技術太複雜,要用很多小鐵塊反覆煅打,費工費時。

“這鑌鐵技術經過華夏匠人的改進,已經比原來的好了許多。我見過去年從大食流入的鑌鐵,沒有我這個好。要不是看你小子有出息,還不拿出來用呢。”

聽了他一席話,陳晚榮才升起的希望立時破滅。鑌鐵費工費時不說,只能打成塊狀,象化學反應釜需要用板材卷制而成,這樣的小塊哪裡能滿足要求?這得另外想辦法,陳晚榮開始轉念頭了。

大食是唐朝對阿拉伯帝國的稱呼,當時阿拉伯帝剛剛興起,與唐朝激烈爭奪中東的控制權,多次發生戰爭,是唐朝在西域的一個強勁對手。

鑌鐵就是大馬士革鋼,又叫印度鋼,還叫烏茲鋼,是第一種具有世界聲譽的鋼材,在南北朝就有記載,“堅利可切金玉”,是非常好的鋼材。

張騫出使西域,鑿空和番,開啟了絲綢之路。唐朝是絲綢之路最為繁榮的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唐朝並沒有執行“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不僅沒有抑制商業,唐太宗反而採取措施鼓勵商業貿易,是以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商業最為興旺的朝代之一。

中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以農為本,大多數王朝重視農業,抑制商業的發展,明朝對商業的限制更是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唐朝卻是一個例外,實是難得,這也是唐朝能夠如此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商業高度發達的結果,自然是絲綢之路格外繁忙。

另一個原因就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世界中心“東羅馬帝國”分崩離析,失去了向心力,從而享有“黃金國度”美譽的中國給西方人想象成遍地黃金,隨手可取,仰慕無已,無不以模仿中國人為榮,吃中國菜、喝中國茶、穿中國衣服、說中國話、行中國禮節,在當時的西方人心目中是一種時尚潮流,一直持續到近代。

中國出產的物品,在西方大受歡迎,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颳起的買洋貨風差不多,只不過主次顛倒了。

貞觀年間,唐朝的勢力就涉足中東了。武則天處理突厥問題失誤,但在爭奪西域的力度上比起唐太宗時時期更大,在她主政時期,一支唐軍打到離伊朗首都德黑蘭一百里的地方。這是中國歷史上西征最遠的軍隊。

這場持續數十年的爭奪戰的後果就是黃金國度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不少西方人從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留學、經商營生、撞大運。

從而促進了東西方交流,大馬士革鋼大量流入中土也就不足為奇了。

陳晚榮從陳再榮手裡接過鑌鐵,仔細打量起來,烏黑烏黑的,沒有光亮,入手有一種細膩質感,與別的鋼材不同。最吸引人的就是上面優美的花紋,流暢的線條了。

把鐵塊在鐵砧上一磕,發出清越的金屬撞擊聲,好象樂器發出一般,非常悅耳。

“真是好鋼!張師傅,真有你的!”陳晚榮見多了現代鋼材,也是不得不讚嘆鑌鐵的上等品質,大拇指衝張德銘一豎:“了不起!”

若能製成板材就可以製出反應釜,鑌鐵是靠鍛打得到,不可能製成板材,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不過,這並不能影響陳晚榮的眼光,對鑌鐵的優良品質很是心服。

有人因為中國近代衰敗的原因指責說我們中國人好自大,固步自封,不能吸納別人的長處,其實我們的祖先非常善於向別人學習。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製造上等鋼的煤粉,中國就製造出了“精鋼”,其品質比起西域的原產鋼好了幾倍。

鑌鐵雖是從大馬士革傳來,但是經過中國匠人的改進,其品質已經好於大馬士革原產鋼,現代晶相分析與現代鋼鐵相差無幾,這在手工時代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大馬士革鋼初傳入中土時,其優良的效能以及獨特的外觀,美麗的花紋引起了中國匠人的濃厚興趣。中國匠人吸收了大馬士革鋼的優點,生產出的鋼鐵性良大大優於大馬士革鋼,鑌鐵一詞已經不是專指大馬士鋼了,是好鋼的代名詞。

元朝還設立了“鑌鐵局”,總不能理解為“大馬士革鋼局”?是以鑌鐵一詞在南北朝時專指大馬士革鋼,到唐朝詞義發生變化泛指好鋼,我想這說法是可信的。

陳晚榮見識了張德銘這樣的匠人,對我們祖先的智慧由衷歎服!

陳再榮歡喜無限,手一伸從陳晚榮手裡把鑌鐵搶了過去,不住在鐵塊上摩挲:“鑌鐵我早就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