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個兒琢磨。自個兒琢磨的,才是你自己的。”
這話表面上是在鼓勵陳再榮自己思考,其實是在打消陳再榮求助於陳晚榮的念頭,只不過方式巧妙罷了。經她一提醒,陳老實也轉過彎來了,忙附和起來:“是呀,再榮。磨劍這麼高的學問你都能自個琢磨出來,對對子也不會有問題。”
心中暗自慶幸,幸好陳王氏見機得快,提醒了自己,要不然自己說得太直,有損陳晚榮臉面那不好,現在的陳晚榮在家裡的地位一躍千丈,無論如何也得給他留幾分面子。
於二老的心思陳晚榮心如明鏡,一向直來直去的陳老實居然也給自己留臉面了,還真有點想不到。陳晚榮自然不會讓二老露餡,順著他們的話往下說:“再榮,娘說得很對,這學問吶得自個琢磨。只要你肯想,就沒有你想不到的事情,你多想想就知道了。”
陳再榮摸著額頭,眉頭擰在一起:“哥,你說的有道理,這做學問是得自個想,可是這對子我已經想了一天,一點頭緒也沒有。哥,你這麼能幹,說不定真能對出來呢?哥,你試試好麼?”
愛動腦筋的人都知道一條規律,經過長久思考得不到答案的問題,越是想早點知道答案,不會放過一切機會。陳再榮思考了一天都沒有結果,明知陳晚榮沒有讀過書,但對他的精明抱有希望,才向他求助。
陳再榮領悟力強,才思敏捷,一般的問題不可能難得住他,難住他一天的對子不會太多,陳晚榮消散的好奇心又起,問道:“行,我試試。”
陳老實夫婦的苦心白費了,陳晚榮已經答應了,也不好說什麼,只得靜觀其變了。
“哥,這個上聯特有意思,很有學問。”陳再榮還沒有說對子,先來一通誇獎之詞,然後才進入正題:“世事洞明皆學問。哥,你說這對子好不好?”
“世事洞明皆學問!”陳晚榮略一品味,雙手互擊,讚不絕口:“再榮,這對子豈止是好,是很好,妙得緊呀。出這對子的人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學問家。”
這話說到陳再榮心裡去了,他對這人的才學人品很是佩服,聲調都提高了許多:“可不是麼!這位吳先生的人品、才學皆是一流,讓人歎服!”
兩人並沒有對下聯,卻在稱道人,陳老實這個老農很是迷糊,眨巴著眼睛,一臉的不解:“晚榮,你們吹得這麼好,真有這麼好麼?”
陳王氏也不明白對子所蘊含的誨人之意,很是贊成陳老實的說話,靜聽不言。
陳晚榮還沒有說話,陳再榮就接過話頭解釋起來:“世事洞明皆學問,這話說得真好,實在是好!爹,您想想,萬事萬物皆有其理,洞明其理,不正是一門大學問嗎?別的不說,就說我們的衣食住行,哪樣不是有學問?菜裡不加鹽,長期吃淡菜,會長白髮,這是不是學問?長時期不吃肉,不沾腥葷,四肢不勤,人就沒有力氣,這不也是學問嗎?”
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兒,陳老實早就知道,對他這說法不太贊同:“再榮,這事誰不曉得?這也是學問,你這書不是白讀了?”
“爹,話不是那麼說。”陳再榮耐著性子給陳老實解釋,指著鍋裡翻滾的沸水:“爹,您瞧,這裡面有火鹼,以前您知道可以這麼造火鹼嗎?純鹼,石灰是很平常的東西,平常得我們都不注意了,哥正是用這兩樣我們瞧不上眼的東西造出了火鹼,賣了大錢。爹,您說這是不是學問呢?”
陳老實若有所悟,摸著額頭:“聽起來有些道理。”
“豈止是有些道理,是很有道理。”陳王氏明白過來了,接著陳再榮的話往下說:“老頭子,你想想晚榮這兩天的作為,做火鹼、配鞣劑,不都是用最平常的東西麼?經過晚榮這麼一做,就能賣到大錢,你能想得到麼?”
陳再榮一口說出結論:“所以,世間萬物皆有其理,萬事萬物都有學問。學問不僅僅存在於聖賢書裡,就是我們生活中也有學問,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軍國大事,排兵佈陣,治國平天下,都有學問吶。吳先生這句‘世事洞明皆學明’聖人之言論也!”
一個對子,陳再榮居然聯想到這麼多東西,還給他說得在情在理,讓人不得不服,陳晚榮於他靈活的頭腦、敏捷的才思、豐富的想象力讚賞不已。
“學問不僅僅在於聖賢書裡”,這話說得真好,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讀書人真該捫心自問了!唐朝雖是以孔孟儒家學說為尊,並沒有把聖賢之言當作至高無上的教條,這在中國古代實是了不起。陳晚榮心想尊重聖賢之言,而不盡信聖賢之言,這或許是唐朝讀書人能夠創新的一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