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風。
古人最早服食地礦物和植物主要有丹砂、雲母、玉、代赭石、松子、桂等,而丹砂又是其中地重頭戲,佔了很大比例。因而丹砂之“丹”字就成了靈丹妙藥的代名詞,才有“煉丹”這一說法。
五石散是砷製劑,服食之後渾身發熱,有飄飄然地感覺,讓人很舒服,感覺就象做神仙。其發熱程度讓人吃驚,就是在寒冷的三九天服食了,也要洗冷水澡才能鎮得住。
南北朝時期,很多士大夫服食五石散,熱得受不了,躲到沒人的地方,竹林呀什麼地方,脫光了衣服曬寶。要是給人撞見了,就裝出一派“眾人皆濁,唯我獨清”的模樣。不明究裡的人還會欽佩無已,尊他為“高士”。獲得清名。這也是南北朝時期士大夫多狂悖之行地一個原因。
矜持一點的把衣服做得又寬又大穿在身上,即使發熱也好受些,一時成風,時人好之。後人卻笑之。
砷對人體有害,是毒素,長期服用會中毒身亡,這是中國古代的吸毒潮,是當時的一大社會公害。@@古人給毒害了。兀自不覺,因而釀成了“服石求神仙,多為藥所誤”地悲劇,死掉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古人異想天開。為了獲得神仙享受,什麼都敢吃,真讓人驚訝!
這種服食丹藥,追求神仙的風氣並沒有因為南北朝的結束而被阻止,相反在唐朝統治者的扶持之下更盛以往,達到歷史上地全盛時期。就連李白、白居易也在做著神仙夢。
白居易追求一輩子神仙不可得,到了晚榮寫下一首很悲壯的詩“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痊。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訣。終日斷腥羶。崔君誇藥力。經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過中年。”
退之是韓愈,微之是元稹,杜子是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