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我們把大家都叫來商量。”郭虔一聲令下,眾將忙趕了來。
略地已經結束,現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訓練召集起來的奴隸軍隊。這事並不難,只需要派出少量的唐軍訓練就行了,是以眾將陸陸續續的趕了回來。
待得眾將坐定,郭虔道:“你們都知道,吐蕃這仗早就打完了,我們早就該撤軍了,之所以遲遲沒有撤軍,一是因為略地,朝廷要儘可能多地削弱吐蕃,控制儘可能多地險關,這需要時間。到現在,這事已經完成了。經過這一戰,吐蕃雖然沒有亡,但離滅亡已經不遠了。沒有了廣大的土地,沒有了險關,即使有人反抗朝廷,也無能為力。”
經過這一戰,吐蕃損失了多半國土,只有那些偏遠之處,唐朝暫時無法觸及,造成這種情況地主要原因在於唐朝的積弊太多,需要整頓吏治,重振綱紀。還在於吐蕃沒有便捷地交通,補給送不上來,唐軍必須趕在大雪封山之前撤走,這大大的限制了唐軍略地的範圍。
郭虔接著道:“二是因為吐蕃與別的地方不同,即使是在大草原,到了冬天,我們依然可以獲得足夠的補給。可是,吐蕃不一樣,大雪封山之後,我們就不會有給養,是以,我們必須趕在天冷之前撤走。
“當然,不能全部撤走,需要留下一支軍隊供張大人調遣。誰留下,得張大人說了算。張大人,你要誰留下?”
一般這種情況下,留駐的軍隊由統帥來定,郭虔如此做,給了張說天大的面子。張說笑道:“大帥,這事你決定吧。來年,還有一場大戰。精兵強將還有大用場,我最想要的是程將軍和費將軍,不過,我不能做那種把猛虎困於籠中之事。”
張說有大局觀,知道睿宗現在已經在著手準備來年與突厥人的大戰了,程曉天和費俊行二人才氣不錯,尤其善於使用騎兵。大草原才是他們的樂園,雖然欣然二人,也不能留下來。
投之以桃。報之以禮,張說此舉正有此義!郭虔對他從大局考慮極是讚賞:“謝張大人!張大人,你需要多少軍隊,一萬還是兩萬?”
張說沉思一陣道:“留一萬就行了!有一萬作為核心,把我們新召的軍隊訓練好,足以應付情況了。”
唐軍地戰力非常強悍,西域都護府擁有不到三萬漢軍,其餘不過是屬從國的軍隊。就能與大食和吐蕃爭奪上百年而不落下風。吐蕃新定,頑固勢力基上不存在了。再加上唐朝得到百姓的擁戴,一萬唐軍能應付局勢了。
“既然如此,那就留一萬給張大人調遣。其餘的,馬上做好撤退準備。”郭虔正式下達了撤軍令。
“遵令!”眾將領命。
郭虔接著道:“皇上召監軍趕回長安,就由程曉天和費俊行與監軍一道撤退。”
都知道明年還有一場大戰,先一步撤走,到了北地,早點修整,為來年大戰做準備,這可是大好事。程曉天和費俊行哪有不同意的。
“監軍。炮兵怎麼辦?火炮,你們不會還要運回去吧?”郭虔看著陳晚榮。
陳晚榮率領的炮兵是唐朝唯一一支炮兵。相當於睿宗直轄,郭虔雖是統帥。也不能代陳晚榮做決定。陳晚榮徵詢張說的意見:“張大人,你以為呢?若是你需要地話,我們就把火炮留下來,若是你不需要,我們就運到北地去。”
來年與後突厥大戰,陳晚榮很是嚮往,一提起這事,不由得有些熱血上湧。
張說笑道:“監軍,我不僅要你把火炮留下,而且還要你全部留下。火炮宜於攻堅,在吐蕃才有大顯身手的地方。大草原無遮無攔,有騎兵就夠了,不需要火炮。”
這說法陳晚榮可不同意,馬上反駁:“張大人,你這話我可不愛聽。我告訴你,火炮在哪裡都用得著,就看你怎麼用了。別的不說,決戰之際,我們用火炮轟擊墀德祖贊奪下他地頭盔,進而瓦解吐蕃鬥志一事,就是明證。火炮要是有個數百上千門,擺在那裡,對準突厥人的騎兵一起轟炸,你說那是個什麼樣的後果?”
“人仰馬翻!不,死傷慘重!不對,潰不成軍!還是不對!”郭虔深知火炮的厲害,真要如陳晚榮所說,那後果非常嚴重,他一連用了幾個說法都不能表達他的意思。
火炮在這次征戰中起的作用非常巨大,只不過火炮是用來攻堅,沒有布成炮陣,給吐蕃人有效殺傷。畢竟火炮數量太少,只有三十五門,用來攻堅可,用來大量殺傷敵人,不太可能的事情。
多瑪一戰,那是特例,因為吐蕃軍隊龜縮在城裡。真正在野外交戰,用火炮殺傷敵人這事還沒有過。張說盡管才情過人,要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