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兩萬吐蕃兵一齊發動,濺起的水花成片成片的,好象湧起的浪潮似的,要是從空中望去,尉成奇觀。
望著如潮水般湧來的吐蕃軍,邵勝很是驚異,暗中抽涼氣,要是給吐蕃軍隊包圍了,接下來必然是慘烈的圍殲戰,那後果不堪設想。不由自主的朝程曉天望去,程曉天卻是嘴角掛著一抹冷笑,右手猛地舉起,大喝一聲:“撤!脫離包圍圈!”
一拉馬頭,帶著唐軍飛馳而去。唐軍輕裝,行動比吐蕃軍隊快得多,很快就脫出了騎兵的包抄範圍。
達蘭不怕血戰,怕的就是唐軍撤退,一見唐軍脫出了吐蕃軍隊的包圍圈,心絃一下子繃緊了。然而,讓他意外的是,唐軍並沒有撤走,只見唐軍摘下背上地硬弓,彎弓搭箭,對著他的左翼騎兵衝了過去。
衝到射程內,唐軍一陣密如雨點地箭雨過去,吐蕃左翼騎兵中箭者不在少數,紛紛落馬。
吐蕃騎兵也是輕裝,行動也是快捷,不見得比唐軍差。達蘭知道唐軍輕裝,怕唐軍逃走,只有用輕騎兵來追擊了,這是他的打算。
達蘭的算盤打得不錯,只是程曉天絕對沒有逃走的打算。程曉天不僅沒有逃走的打算,反倒決定要給吐蕃軍以重創。若論謀略,程曉天是不怎麼樣,若論戰術頭腦,他絕對有一套,他已經想好了一套對付吐蕃人的戰術。
他這套戰術出乎任何人的意料,真要按照他地想法打下去,不要說兩萬吐蕃軍隊,就是三五萬也是拿他沒奈何。
在程曉天地指揮下,唐軍一輪弓箭射完,給吐蕃左翼騎兵以打擊後,並未停留,馬上就走,飛馳而去。左翼吐蕃騎兵哪裡會放過他們,隨後追來,沒追多遠,又給唐軍一陣密集的箭雨射殺不少。
一放完箭,唐軍馬上就後撤。等到吐蕃騎兵追上來,又是一輪密集地箭雨,一逃一追,三里路程下來,吐蕃左翼騎兵傷亡過千,而唐軍不過傷亡百來人。
若論兵利弓勁,吐蕃文明不發達,科技落後,遠遠不及唐軍,他們弓箭沒有唐軍射得遠,這是唐軍的優勢。吐蕃騎兵已經進入唐軍地射程,而吐蕃軍卻夠不著唐軍,如此三番五次下來,吐蕃騎兵不吃虧都不行了。
“將軍,你居然用起了突厥人的戰術!這戰術,對我們現在絕對好用!”邵勝終於明白過來了,大喜過望。
來自北方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不論是匈奴也好,還是鮮卑、突厥人也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騎射嫻熟,科技落後,重灌備不行。這些遊牧民族之所以能在沒有重灌備的情況下騷擾華夏邊境,使得華夏邊境不寧,原因就在於他們自有一套戰法。
沒有重灌備,突厥人不能組建重騎兵,但是他們利用輕騎兵快捷,來去如風的優勢,打了就走,邊打邊撤。這一戰法,給後世的蒙古人發揮得淋漓盡致。蒙古人就曾用這一戰法大破歐洲的重灌步兵,重灌步兵是騎兵的剋星,卻給蒙古人打得大敗,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程曉天是想,唐軍輕裝,不利於正面交鋒,那麼我何必跟你硬碰硬呢?輕裝不利正面作戰,卻利於行進間作戰,他久在北地,對突厥人那一套很是熟悉,就拿了出來。這支唐軍也是從北地調來,對突厥人的打法一點也不外行,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第一四0 創造奇蹟
唐軍好象牽牛的繩子,牽著兩萬吐蕃兵在多瑪城外廣闊的草原上賓士。
差不多十里的時候,吐蕃左翼騎兵已經和吐蕃主力拉開了老大一段距離,在唐軍的利箭之下,傷亡近半,實力大損,他人所過之處,地面一片紅色。
程曉天知道對付他們的機會來了。猛的把弓箭收起,抓起馬槊,大喊一聲,朝吐蕃左翼騎兵衝了過去。
自從過了石堡城之後,廣袤的藏北高原成了這支騎兵的樂園,來去自如,所向披靡。若不是受挫於多瑪城下,還不知道他們打到哪裡去了。多瑪受挫,唐軍心裡早就窩了火,巴不得和吐蕃人大戰一場。一見程曉天衝上去,無不是大喜,抓住馬槊,吶喊著殺了上去。
給唐軍拖著打,吐蕃左翼騎兵陣形凌亂,幾不成軍,還沒有弄明白怎麼回事,就見唐軍濺起的水花好象巨浪一般,就知道不妙。
現在,為了不出現更大的傷亡,吐蕃軍隊最好的方法就是脫離接觸,避免給唐軍打擊。然而,已經來不及了,唐軍好象狂風一般飄來,手中的馬槊似毒蛇,吞噬著吐蕃騎兵的性命。
馬槊之後就是橫刀,在如雪的刀光中,吐蕃騎兵紛紛落馬,人喊馬嘶,亂成一團,潰不成
達蘭一見唐軍朝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