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大軍壓境的危急情況下,伏念不得不逮捕溫傅,向唐軍投降。為了解除突厥人的後顧之憂,裴行儉答應伏念,不殺他。可是,裴炎忌恨裴行儉的功勞,向唐高宗進讒言,要高宗殺了伏念。
自從漢武帝奮擊匈奴開始,華夏對北方遊牧民族一直實行恩威並濟之策,就是對於投降的異族厚遇之,對於那些敢於反抗者絕不留情。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唐朝也奉行這一策略。
裴行儉的處置是適當的,雖然高宗仍然在位,不過,當時的朝政大權已經落入了武則天之手,她沒有洞悉裴炎這一險惡用心,鑄成了大錯。
這為後來突厥大規模反叛埋下了火種。
投降是死,不投降還是死,還不如奮力一搏,這是人之常情,從此以後,突厥人寧願戰死也不投降。
事發之後,裴行儉感慨朝廷殺降,以後不會有人投降,並稱病不出。後突厥的屈起,很好的應驗了他的預言。
682,利可汗的族人阿史那骨咄祿又叛,他祖父是舍利元英部酋長,世襲吐屯之職。這就是跌利施可汗,後突厥的真正奠基者。伏念死後,他率十七人憤而出走,一路招收不甘心的突厥人,聚眾至七百人,並佔領了黑沙城(現呼和浩特)。
伏念被殺,使得唐朝在突厥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減,尤其是伏唸的殘部對唐朝更是不滿,跌利施可汗是個精明人,利用這一機會,收攏伏念餘部,聚眾五千餘人。抄襲鐵勒九部,獲得大批牛羊人口,從此變強,自立為可汗,後突厥正式開始了。
突厥雖有反叛之念,其心卻不堅,畢竟唐朝強盛,大唐風華讓突厥人留戀。若是沒有伏念被殺一事,突厥人也不會有必死之心,也許後突厥根本不能立國,很快就會給撲滅。
後突厥立國之後,大舉南下抄掠,並於683三月圍單于都護府,殺司馬張行師,弄得安北都護府不能在漠北立足,不得不南遷。
一時間,突厥人的聲勢大振,寇掠邊關,擄獲無數,好在給名將薛仁貴擊潰。
這只不過是稍挫聲勢罷了,後突厥為害越來越烈,鬧得不可收拾。實在沒辦法,武則天派出名將程務挺防守北地。程務挺是一員名將,跟隨裴行儉破擊突厥,參加過黑山之戰,在突厥人中的名頭很響亮。
後突厥聽說他來鎮守北地,就怕了,約束部眾不敢滋擾邊關,北地獲得一段難得的安寧期。只可惜好景不長,程務挺和裴炎關係好,武則天誅殺裴炎,程務挺幫著說了幾句好話,惹得武則天不高興了,派人把程務挺給殺了。
程務挺之死,突厥人最是高興。他們宰牛殺羊,擺上酒席慶賀了幾天。最讓人想不到的是,突厥人還給程務挺立廟,每當出征之時,就要來祭告一番。
這一政治謀殺的後果非常嚴重,北方無人能防突厥人,突厥人更加猖狂,先後寇掠代州、昌平、朔州,更嚴重的是使得寶璧全軍覆沒,唐朝朝野震動。
武則天氣憤不已,罵骨咄祿為“不卒祿”。
此時的武則天有沒有為殺程務挺一事後悔,就不得而知了。
骨咄祿在位期間,後突厥四面出擊,實力大增,唐朝的北部、九姓鐵勒、三十姓韃靼、契丹、奚都曾給他征服過。他一生出47次,他親自參加的戰鬥就達二十多次,這為後突厥奠定了很好的基業。
他死後,他的兒子年幼,他的弟弟默啜自立為可汗。
默啜雖是自立,不過,這是一隻狡猾的狐狸,善於借風使。自立之初,他深知根基不穩,必須藉助唐朝的力量才能穩固自己的汗位,他就向唐朝稱臣,請求內附。
可以這樣說,正是武則天的失誤,導致了後突厥的立國。在處理西域,奪回安西四鎮一事上,武則天的表現可圈可點,在處理後突厥問題上她是臭招頻出,失誤不斷。第一個失誤就是沒有阻止高宗殺伏念,給了突厥人以戰心。第二個失誤就是為了政治利益而殺了程務挺,使得北方無能抵擋突厥的大將。
緊接著,武則天的第三個失誤又來了。也許武則天嘴上不承認,很可能在心裡還是後悔殺了程務挺,使得北方不得安寧。
也許是感到顏面無光,默咄的請求一到,武則天大喜過望,立即冊封,賞賜無算。默啜很會做人,為了討武則天的歡心,他派兵擊破契丹,以此報捷。武則天就更加高興了,封他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
狡猾的默啜知道機會來了,趁武則天高興的時候,他請求唐朝歸還豐、勝、靈、夏、朔、代六州的突厥降戶,以及單于都護府之地。在這之外,還討要谷種、帛、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