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5部分

為塔式法取代。

鉛室法是最古老地硫酸生產方法。曾經存在一百多年。之所以叫做鉛室法。是因為生產硫酸地主要裝置是中空地方形鉛室。由此而得名。其原理和塔式法一樣。是利用氧化物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

經過焚燒得到的二氧化硫差不多有三五百度,經過脫硝塔脫除氮氧化物,引出地主要是二氧化硫,還有氧化物,氧和水蒸汽。二氧化硫得到的是亞硫酸,不是硫酸,因而需要進一步氧化得到三氧化硫才行,這一步在鉛室中完成。

在鉛室中,二氧化充分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再吸收水,生成硫酸。這一過程非常緩慢,根本原因在於形成的是酸霧,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凝結成液滴,墜入鉛室底部。因而,一般採用多個鉛室串聯的辦法來提高生產效率。

這一來,鉛室的需要量就多了,成本也就高了。

同時,這種辦法生產的硫酸濃度較低,不能滿足工業的需要,這就迫使進行改良,這才有塔式法的問世。

所謂塔式法,就是用裝有填料的填充塔取代鉛室。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一是不再使用大量地鉛,降低了成本。二是使用了填料,填料具有“切割”作用,提高了效率。三是,這種方法得到的硫酸濃度較高。

鉛室法得的硫酸濃度在65%,而塔式法提高到76%,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接觸法得到的硫酸濃度更高,陳晚榮之所以棄用接觸法,是因為接觸法要使用催化劑。以現在地條件,造出催化劑這事只能想想,不太可能。過一段時間,等到條件成熟了,造出催化劑,使用接觸法還是可期的。

司馬承禎有些失望地道:“小友,聽你說得神乎其神,我還以為硫酸有多難造呢,沒成想,這麼簡單,幾句話的功夫就完了。”

“簡單?硫酸是一個系統工程,可不簡單。”司馬承禎以說話地多少來評判難易,還真是失之大謬,陳晚榮忙道:“道長,我只是簡略說說,真要做起來,很難,比起做蒸汽機也不遜色。這其中就有好多裝置,我們得一條一條的來說。”

聽陳晚榮說得認真,司馬承禎不由得打消了輕視之心,認真聽陳晚榮講解。塔式法地工藝流程不難,就是先焚燒,然後進入脫硝塔脫除氧化物,再進入成酸塔,最後進入吸硝塔。

大體只有三步,每一步都有很多關鍵之處,一一說來,費時良久,直到陳晚榮說得口乾舌燥方

等到陳晚榮講解完成,司馬承禎並沒有說話,而是不住轉眼珠,問道:“小友,為何要在前面設定脫硝塔,後面還要增設吸硝塔呢?”

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問到點子上了。於他的反應,陳晚榮很是讚賞道:“氮氧化物實際是起著催化作用,要儘可能迴圈使用。從理想的層面來說,氮氧化物是沒有損耗的,實際上還是有些損失,就需要用硝石礦進入補充。”

最初的鉛室法前面沒有脫硝塔,後面沒有吸硝塔,沒有實現氮氧化物的迴圈使用,成本偏高。有了脫硝塔和吸硝塔,氧化物可以迴圈使用,可以降低成本。當然,關鍵是有助於提高硫酸的濃度。

“快哉!快哉!”陳晚榮地講解,遠遠超乎司馬承禎地想象,很是振奮:“小友,軍器監又有事做了。如此大事,貧道難以勝任,以貧道之見,應當把葉大師他們都請來,我們好好議議。”

要不是李隆基要陳晚榮監軍的話,陳晚榮也不會把這麼多事一咕腦兒的壓給司馬承禎。陳晚榮不這麼做也不行,畢竟這一仗何時打完沒有底,要是時間過長,擔誤了化工的進度,那是大損失。

對這提議,陳晚榮大是贊成,不過仍有顧慮:“道長,好是好。只是,今天是新年,這樣做不太好吧?”

“如此好事,關係天下的大事,貧道想葉大師他們聞訊後,會欣然前來。”司馬承禎地心情太好了,開句玩笑:“小友,你不會是心疼酒錢了?”

“哈哈!”陳晚榮大笑道:“就這麼辦!”

“清虛,你們馬上去告知葉大師他們,要他們趕過來。”司馬承禎不等陳晚榮說話,吩咐他的徒兒辦事去。

清虛三人聽了這半天,非常激動,對這事極是熱心,二話不說,馬上出發。

無論如何,陳晚榮的飯還是要管的。三人一去,鄭晴就要去準備酒菜,陳王氏搶著去:“媳婦兒,你幫著晚榮,這些事,我去就成。當家的,走!”

雖是過年,府裡的傭人還在,陳王氏只需要去吩咐一聲就成。

陳晚榮和司馬承禎,鄭晴,陳再榮圍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