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他帶錯了,想彌補這個錯誤也比較困難。正在外勤工作的女人們肯定會賞他一頓罵。本來是打電話來的老員工沒把話說清楚。如果新員工真帶錯東西過去了,即便是老員工有錯,你新來新豬肉,事情沒辦好就是你的錯。誰叫你沒問清楚呢?誰叫你是新人呢?對於“只要結果,不論過程”的職場來說,一個不小心就會揹負上“不問清楚就去做”的罪名。搞不好就要上“黑名單”。

所謂“黑名單”,就是一些工作表現不好的新員工組成的人名清單。從來沒有人真真實實地將這些名字寫在紙上,“黑名單”是一個無形的清單。新進的員工只要在某一專案表現欠佳或者是為人處事有問題,他所在專案組的其他成員就會透過MSN、QQ、電話、閒聊中告訴他們熟悉的同事。通常都會以“千萬不要找某人做專案”為開頭,中間補充這人的種種“劣行”,最後以“氣死我了”為結束語。而高階審計員在預約某個不認識的人幹活時,會先打聽一下這人的過往表現。如果聽到不好的傳聞,本著“寧可錯信,不要冒險”的精神馬上換人。並不是每個上了“黑名單”的人都一定有問題,也會有冤假錯案。比方說,有一個能力不錯的新人,如果在第一個專案遇到和自己“八字不和”的同事,或者是工作指令給得不清楚的領導(如剛才的魷魚絲和牛肉乾事件),他犯的一個小錯誤很可能被誇張與放大。如果很不幸地上了“黑名單”,可能沒有人再敢找他工作。而他會連改正、反駁或重新來過的機會也沒有。由於長年沒人找他幹活,最後人事部只能以“你不適合這份工作”為由把他掃地出門。這種行為也有別稱,叫“勸退”或者“Consulting Out”。

“黑名單”雖是一個無形的清單,但確能給人造成有形的傷害。它流傳和更新非常快,上榜的人一般會被大家“冷藏”。除了少數不瞭解情況的人之外,一般知道情況的同事都不敢找那人做專案。原來在用人系統上預約那人的專案也會突然間換人。用人系統代表他的工作安排的灰色長條上,就會出現“萬里長空”的情形。代表工作專案的彩色“小磚頭”,會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還會有惡性迴圈:越是沒有專案做的人,越是沒人敢找他做專案,他就越來越沒專案。

豆豆剛進公司的時候,就聽說過有“黑名單”這件事。也聽說過一些與自己同年進來的同事進了這個“黑名單”。在新人看來,這個“黑名單”的始作俑者是高階審計員。高階審計員的評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新人的發展。豆豆剛進公司的時候覺得高階審計員們有些不盡人情。為什麼就不能給新人犯錯的機會呢?為什麼要如此苛刻地去要求他們呢?但是,經過半年的工作,豆豆開始能夠理解為什麼高階審計員們在用人方面會有如此苛刻的要求。這一切的萬惡之源,在於工作壓力、時間壓力還有生存與晉升的壓力。

在“四大”,一個專案“用什麼人,用多長時間”一般都是由高階審計員來決定的。其中,最有發言權的是這個專案的外勤負責人(SIC)。整個專案做得好不好,找什麼人去做是很關鍵的。如果是一個大專案,參與外勤的工作人員會至少有10人以上,有時甚至超過100人。SIC不但要考慮到個人的工作能力,還要考慮到各個小組成員的性格。因為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大家的相互溝通與配合,才能完成得了。這也是為什麼“四大”事務所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反覆強調“團隊精神”。一個SIC如果不能順利地領導小組成員保質保量及時完成所有交給他的審計專案,那麼他在“四大”估計就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了。你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十個專案,可能得不到一句讚美的話。但只要有一個專案做得不好,不但升級別時會受影響,能不能繼續留在公司裡也會是一個問題。

如果是一般的小專案,通常會由2…4個人組成。基本上一週內就必須完成所有的外勤審計工作並形成審計報告。如果專案組裡有喜歡興風作浪、勾心鬥角、互相使壞的員工,一週的時間可能都不夠他們互相拆臺。專案結束後,最慘的肯定會是SIC 。因為SIC需要對審計工作負責到底。他要幫所有的人“擦屁股”。所有沒完或完成得不好的工作底稿都需由SIC去完善。如果有做事效率不高,屢教不會的員工,SIC估計只好自求多福啦。要認識到某成員是個“屢教不會的員工”,通常需要兩、三天的時間。對於一個只有5天外勤的專案,兩三天以後就是外勤結束前的最後一兩天了。為了趕在一週內完成,那位員工未完成的工作會被分攤到專案組其他人的身上。本來不需加班就能完成的審計專案,很可能會因為那個人,大家都要加班加點。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