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將士的軍心,不至於被賊寇乘虛而入!”
“哦?那應該怎麼做?”正被強烈的不自信和恐懼感所籠罩的趙桓看著面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李綱,不知怎地,心中突然升起一股異樣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李綱並未覺察出趙桓的異樣,繼續說道,“微臣認為,第一,封姚古為大名府留守,宣撫使,大軍主帥。第二,將姚平仲與姚友仲派往前線,姚古必感激涕零,更加忠於您。第三,給姚古發去密令,著他見機行事,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將在外,君令也可以有所不受。第四,請派微臣去前線,微臣要想辦法擊潰賊寇!”
趙桓想都不想便一點頭笑道,“好,朕全準了,伯紀,有你,真乃朕之幸也!你速速去準備吧,做好準備,我隨時下旨!”
“是!”李綱匆匆一行禮便轉身離開了。
趙桓看著李綱的背影,輕輕眯起眼,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正在此時,一個人從屏風後閃出了身,來到了趙桓的面前。
“陛下。”此人施禮道。
“希道,剛剛的話你都聽到了?”趙桓面色不變,竟在此人面前毫不掩飾的說道,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耿南仲,若說誰是趙桓自始至終最信任的人,那絕對非耿南仲莫屬,耿南仲是太子詹事,入東宮十年,時刻陪伴趙桓左右!
“臣都聽到了。”耿南仲道。
“你怎麼看這個李綱?”
“臣……”
“你我之間,但說無妨。”
“是,臣覺得,這位李綱李大人確有真才實學,不過就是太狂了些,他似乎忘了,究竟誰才是可以發號施令的那個人,而且,這樣的人若不加以控制,只怕……”
“只怕什麼!”趙桓臉色看起來很不好看。
耿南仲太瞭解趙桓了,他隨即一拜在地,用充滿憂慮的聲音說道,“只怕……將來又是一個鄭居中!”
740,殺風口
歷史就是這樣,偶然中始終伴隨著必然,正如現在李綱所遭遇到的。
李綱能被趙桓發現並重用,可以說完全是一場偶然,各種機緣巧合組合在一起,缺一不可。他的出現也立刻帶給了趙桓直接而巨大的幫助,與曾經金軍包圍開封時,李綱被趙桓信任率領開封軍民展開“開封保衛戰”,抵抗住了金軍有著出奇的巧合。
這,是趙桓的幸運,也是李綱的幸運。
但悲哀的是,歷史的必然也在悄然無息的發揮著作用,它的必然在於,趙桓還是趙桓,他的身邊也還是有一個叫做耿南仲的人,宋朝是最後一個將“士大夫”文化發揚到極致的朝代,北宋末年計程車大夫就有不少,但他們大多無治國與救國之方,而只是精於玩弄權術,卻又有足夠的聰明才智,耿南仲就是他們的一個代表!
耿南仲沒有什麼太大的本事,他只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在東宮任職的時候選擇了效忠太子趙桓,即便是在趙桓的皇太子之位最岌岌可危,連鄭居中都還沒有決定幫助趙桓的的時候,他也沒有放棄或背叛趙桓,自始至終都堅定的陪伴在趙桓的左右,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段可以說是同甘共苦的經歷讓趙桓無比的信任耿南仲,在趙桓即位後,便封他為籤書樞密院事(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後又升遷為尚書左丞,耿南仲多年的堅持終於有了回報,他正式發跡了,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位偉大英雄的不幸也開始了,這位英雄不是別人,正是李綱。
因為耿南仲在上位後最主要的“政績”只有兩個,一是排除異己,二是對金“主議和”,破壞抗金。
誰是他的“異己”?
橫空出世、光芒照耀的李綱!
誰堅持抗金,與他的議和投降相悖?
還是李綱!
於是,他就成為了朝中打擊、排擠李綱及諸多主戰派大臣的投降派的領軍人物,一味鼓動宋欽宗與金議和,驅除主戰派大臣。
此兩項劣跡不是在平時,而是在最危難的時刻,加之他對宋欽宗巨大的影響力,連宰相唐恪,聶昌等人都要“依附”他,那他的所作所為就不可避免的在北宋的滅亡中起到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及至現在,在歷史“必然”的作用下,耿南仲從一開始也仍舊不喜歡李綱,因為他才應是趙桓最信任最喜歡最值得依靠的人,可自從這個李綱出現之後,他在趙桓心目中的地位便不可避免的下降了,趙桓甚至已將李綱視作了他能扳倒鄭居中,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這是耿南仲無法忍受的!
所以,他才會對趙桓說出那樣的話,因為他太瞭解趙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