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部分

後來鄭飛起兵,天下大亂,朝中百官對皇帝趙佶只敢報喜不敢報憂,唯有李綱仍舊敢直抒實言,不但報憂,還上書皇帝痛陳時弊,尖銳的揭露朝政的過失,這下就惹惱了趙佶,要治他的罪,若不是大宋有國訓不準殺進言計程車大夫,只怕他的小命都難保,卻也免不了被直接罷官,扔到劍州沙縣去做了一個小稅務官。

再後來趙桓政變掌權,趙桓為了顯示自己勵精圖治的決心,顯示自己與他老爹的不同,就將一些曾被他老爹和蔡京、童貫、梁師成等人打擊報復過的名聲比較不錯的官員重新召回了朝廷,或官復原職,或提拔重用,其中既有張叔夜,也有李綱。只不過,此時的李綱還沒有被趙桓發現。

再後來,趙桓暗中聯絡遼夏兩國,以割地為條件求來援兵的事被鄭飛曝光於天下,舉國譁然,但譁然歸譁然,趙桓剛剛把蔡京、童貫等人及其同黨一網打盡了,殺得朝廷百官各個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去招惹趙桓,怕惹來殺身之禍乃致殃及家族妻兒,但還就是有不怕死的,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綱!

李綱義憤填膺的上書朝廷,痛斥這種割地賣國的無恥行徑,言辭也是極度的尖銳難聽,據說,李綱在寫完這道奏章的時候順帶連遺書也寫好了,擺明了下定決心要以死上諫!

趙桓本就因訊息的走漏和舉國的聲討而大為惱火中,一看這道奏章,更是又氣又委屈,當時就要火冒三丈的治罪李綱,卻恰巧被來看他的他的妻子……皇太子妃朱璉攔住了,朱璉對趙桓說,這個李綱是個硬骨頭,根本不怕死,而且朝廷內外都知道他是個正直的君子與臣子,如果治他的罪,天下人對你的誤解會更深,所以,與其治他的罪,不如將他召進宮來,告訴他實情,他必然會感動於你為大宋忍辱負重所做出的犧牲,不但不會再指責你,還會幫助你,試想,連李綱這種正直的大臣都贊同你,朝中誰還會有異議?而且全天下也會看到你不殺士大夫的美德,何樂而不為呢?

趙桓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當即就把李綱召來見面。

李綱得到訊息後本以為此去必是送死,他沒有害怕,只是在交待了後事,又辭別了哭哭啼啼的家人後就義無反顧的去見了趙桓,卻不料趙桓不但沒治他的罪,還告訴了他一個驚天的大秘密,這下輪到李綱傻眼了,待他反應過來以後,雖然仍舊不贊同趙桓這種引狼入室的冒險舉動,但也果然如太子妃所說對趙桓是異常的感動,也非常的高興,至少從這件事上看,發動了政變的趙桓看起來要比以前那個只會吃喝玩樂、任用奸臣,把大宋國搞得烏煙瘴氣致如今這種瀕臨滅國危險的老皇帝趙佶要強得多,而他李綱雖然耿直,卻不迂腐,他忠於的是國家,至於誰當皇帝他才不管,只要還是老趙家的人,並能把國家治理好,他就願意忠於他。歷史上的大唐貞觀之治,不也是從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逼迫他爹退位,自己當了皇帝之後才開始的嗎?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趙桓的目的也達到了,他在囑咐完李綱一定要對這件事保密後正準備讓李綱回去,誰料,已經把他看作了“中興之君”的李綱居然開始了慷慨激昂的演講,把自己對時局的看法,以及如何幫助大宋走出困境的建議全都說了出來,這下又輪到趙桓聽傻眼了,趙桓一聽就知道這些建議的確都是挽救大宋的良策,當下是驚喜異常,全然沒想到朝中人見人怵,人見人愁,人見人恨的李綱居然有如此的才能!

二人從上午談到中午,又從中午談到傍晚,相交甚歡,談到最後,趙桓不禁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現在最缺的是什麼,是準備扳倒鄭居中,但缺少可以信任的人,而眼前的這個李綱,不但有驚世之才,底子也非常乾淨,絕對不是鄭居中的人,此人豈不就是老天爺送給自己的禮物嗎?

趙桓當即決定,要將李綱徹底收為己用,就這樣,當李綱說完了他的救國之策後,趙桓一面裝得非常贊同,一面卻又面色黯淡的直嘆氣。

李綱見狀不由非常奇怪,這位太子爺剛剛還那麼高興,怎麼突然又這個德行了?便問趙桓,“太子,您怎麼了?”

趙桓唉聲嘆氣的說,“唉,還能怎麼了,你所說的我都贊同,也十分想實施,但現在卻不是我說了算,鄭居中與鄭家把攬朝政,實際上已經架空了我,而他之所以會贊同我的計劃,也是以我將前線大軍的主帥位子讓他的兒子鄭修年來當才換來的,你想,鄭修年一介書生,根本沒領兵打過仗,把軍權交給他會非常的冒險,我當然不願意,可也沒有任何辦法,而他鄭居中之所以要這麼做,就是為了要在把持朝政的同時也將軍權握在手中,如今他都如願了,只怕用不了多久,他就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