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這件事蹊蹺得很,他若真是想帶著小岳飛遊歷天下大可光明正大的來跟自己說,何必偷偷摸摸不聲不響的就把人帶走呢?原來他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看來,即便自己大道理跟他講了那麼多,即便自己娶了李家姐妹,但還是沒能改變他對自己是個草寇的成見,繼續忠心不二的做著大宋的死忠臣民。他自己做也就罷了,還要逼迫著小岳飛也跟他一起做,甚至他還猜到了自己一定會想盡辦法找尋他們,所以逼著岳飛改了姓名,分明是鐵了心不想讓岳飛再跟自己扯上半分的關係。
鄭飛真是悔不當初,早知道如此就不應該讓小岳飛拜周侗為師,白白惹出了這麼一件事端!說白了還是自己當初不該動了貪心,既想把周侗這員超級猛將招入麾下,也想讓他把岳飛教授成絕頂高手,結果就落得個偷雞不成蝕把米。不過,幸好是老天有眼,保佑著岳飛這些年一直安然無恙,並讓密探雷和透過那樣一個機率低到極致的巧合最終發現了他們二人的蹤跡。否則,若等到自己終老之時也沒有找到岳飛,或中途發生了什麼意外導致岳飛出了事,自己就只能抱憾終生了,愧對華夏萬民了!
朱貴在旁邊見鄭飛的臉色時而喜時而驚又時而大怒,連忙小心的說道,“統帥,既然已經找到了他們,是否安排人手把他們秘密的綁來這裡?”
如果可以的話,鄭飛當然也想這麼做,但他還是搖了搖頭,周侗武功之高出神入化,盧俊義、林沖、武松、欒廷玉等人都只學了他一門功夫便已都是天下難尋的高手,想“綁”他來談何容易?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年岳飛一直跟他在一起,雖然自己曾經成功的在小岳飛心底種下了一顆“忠國而非忠君,愛民而非愛君”的種子,但那顆種子這些年來究竟有沒有生根發芽並不得而知,尤其是周侗這個老變態對大宋那叫一個死忠,他難道不會也教育小岳飛跟他一起死忠大宋嗎?萬一岳飛已經和周侗一樣了,自己貿然行動,即便真的成功把他們“綁”到了眼前,只怕岳飛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適得其反!
不過,鄭飛對岳飛還是有一點信心的,相信自己在岳飛心裡應該還佔據著一塊田地,這一點從岳飛想盡辦法也要救下自己當初送給他的那一匹馬“小白”上就能看得出。
鄭飛真的很想現在就立刻親自趕去太原把岳飛帶回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自己這條命已經不再只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七十萬天道軍將士和數千萬相信自己的百姓,萬一自己出了什麼事,對他們來說也許就將是災難性的。
那要怎麼才能讓岳飛迴歸呢?
鄭飛走到書桌後坐下,閉起眼睛靜靜思索起來,朱貴也在一旁屏住呼吸不敢打攪。
事實已經很清楚了,如今擋在岳飛迴歸道路上最大的障礙仍舊是周侗!只要鄭飛能勸通了周侗,一切事就都解決了,但很顯然,周侗的頑固不化已到達了極致,說實在的,就算鄭飛自己去,鄭飛也沒有足夠的信心能讓周侗回心轉意,所以,周侗這條路基本上已經行不通了。
而既然既不能強行把岳飛“綁”回來,也無法勸通周侗,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便是不理會周侗,讓岳飛自己回來!岳飛已經大了,應該可以自主選擇他今後的道路了!
只要岳飛願意回來,周侗想幹嘛就幹嘛去,鄭飛才懶得再管他。
鄭飛想到這裡心中突然靈光一閃,雷和在信中說了一個重要的細節,岳飛為了感謝雷和治好了小白,特意請雷和吃了一頓酒,當岳飛喝得有點多時意外吐露了他的一句心裡話,而從這句話來看,他還是很思念自己與魯智深、王進、龐萬春等人的,這或許就可以成為一個可以利用的切入點,自己雖然不能去,但不代表別人不能去,自己何不派出一個同樣能對岳飛產生作用的人去把岳飛勸來呢?
那岳飛的三個啟蒙老師要派誰去呢?鄭飛首先就把魯智深排除了,魯智深脾氣火爆,他要聽說是周侗把岳飛給拐走了,派他去的話只怕見了面先得和周侗大戰三百回合再說別的事。王進也不行,王進雖然耿直,嘴皮子卻不利索,所以,也就只能派龐萬春去了。
鄭飛細細一想,雖然此舉有些冒險,但龐萬春機智過人,與岳飛也是亦師亦友,當初關係好得不得了,的確沒人比他更合適了。
鄭飛想定,立刻對外喊道,“三更!”
李三更應聲而入,“在。”
“去把龐萬春找來,”,鄭飛又囑咐一句,“不要讓外人得知。”
“是!”李三更一溜煙出了屋。
剛剛李三更在外面也跟著聽到了鄭飛與朱貴的對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