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飛自是對二人的到來大加歡迎,好一番熱情招待,期間鄭飛還相約晁蓋與吳用入夥,二人如今是清白之身當然不願意,一番推託後鄭飛也沒勉強,心底卻是一笑,暗道你二人日後早晚還有求著來我梁山的時候!
待再送走晁蓋與吳用,鄭飛才騰出空來準備整頓梁山!
鄭飛這幾日已經摸清了梁山如今的實際情況,梁山目前共有嘍羅七百多人,其中可以參戰的壯丁嘍羅六百多人,老弱病殘幾十人及家眷幾十人。
山寨目前按兵種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馬軍,由於梁山是以陸戰及水站為主,所以馬匹並不多,除去鄭飛等人的馬,只有三十多匹,多數還是搶自山下旅客,並不是戰馬。剩下的就是水軍與步軍,這兩類軍種並沒有嚴格的分界,會水者就是水軍,上了岸就是步軍,會水者目前共有兩百多人。
目前的防禦陣線共分為四層,一是山前水泊,共有大小木舟三十多艘。接下來就是金沙灘、宛子城及大寨口三關。
有了以前治理岐山的經驗,鄭飛很快就對如何治理梁山有了思路,而所要安排的第一件事,便是論功行賞、重排座次、以穩軍心!
因為這梁山與當初的岐山可不同,一是這梁山人數多,足有七八百人。二是自己畢竟是“奪權”,屬於外來勢力,王倫雖已死,杜遷等人也已歸順,但這幾百人中心有不服者還有很多,不能任其發展擾亂軍心!自己唯有儘快將一干頭領確定下來分佈到各處,才能使軍心穩定下來。
但這頭領座次的問題卻著實讓鄭飛費了一把腦子,既要體現各人的能力,還要顧及各方的想法,比如原梁山頭領杜遷宋萬等人,雖然這幾人都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小人物,可他們畢竟是元老,也是梁山泊舊勢力的一個象徵,整個梁山都在盯著他們,若把他們安排的過低,恐會引起梁山眾人的牴觸及對自身未來的擔憂,如今鄭飛等人立足還未完全站穩,還是要顧及周全才好。
這一日,鄭飛穩坐聚義廳正座,魯智深等人及一干原梁山大小頭目都坐於堂下兩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鄭飛。
鄭飛恍惚間竟有種當初在岐山的感覺,那一次重排頭領座次的情景還依舊曆歷在目,所參與者大都還在,卻唯獨少了朱武一人……。
鄭飛收回思緒,高聲道,“鄭某不才,坐了這大頭領之位。在座諸位,有我的老兄弟老哥們,也有新認識的兄弟,但無論是誰,日後就都是自家兄弟,以前的事,就讓他過去吧!大家同心協力,共謀一場富貴!讓大家都能過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
眾人都點點頭,一幫子梁山老人也都微微鬆了口氣。尤其是一些以前跟王倫走得比較近的人,一直擔心鄭飛是否會來個“秋後算帳”,如今見他如此承諾,心情才有了一絲的放鬆。
鄭飛繼續道,“這第一件事,就是明確職權,排好座次,確定職務,好使諸位兄弟都能盡職盡責為山寨效力。”
梁山眾人精神一振,很多人所等的就是這個時刻。而魯智深、王寅、段景住等人卻是面色如常,蓋因鄭飛早前已經分別找眾人談過,眾人多已知曉了自己的座次分工及鄭飛如此安排的用意。
鄭飛看了一眼龐萬春,龐萬春立刻起身對著眾人一抱拳,“受大頭領委託,由在下宣讀眾頭領的座次。”
“大頭領,鄭臨風,總兵都頭領。”
“二頭領鄧元覺,副總兵都頭領。”
“三頭領魯智深,副總兵都頭領。”
“四頭領林沖,馬軍五虎將兼山寨總防禦使。”
“五頭領王寅,馬軍五虎將兼山寨副總防禦使。”
“六頭領武松,步軍五虎將兼山寨兵馬大總管。”
“七頭領厲天閏,水軍總管。”
“八頭領裴宣,軍紀使,直接對大頭領負責。”
“九頭領杜遷,錢糧總管。”
“十頭領龐萬春,巡迴使,直接對大頭領負責。”
“十一頭領朱貴,總探聲息使。”
“十二頭領厲天佑,錢糧副總管。”
“十三頭領石勇,大寨口防禦使。”
“十四頭領段景住,金沙灘防禦使。”
“十五頭領諸葛英,宛子城防禦使。”
“十六頭領宋萬,軍紀副使。”
“十七頭領張北斗,總探聲息副使。”
“十八頭領王石,大寨口副防禦使。”
“十九頭領林龍,宛子城副防禦使,”
“張伯擋張教頭不願任職,暫任金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