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學院”的規模,總部依舊設在梁山泊,召集全軍基層軍官輪流來“大漢學院”中進修,授課的老師除了吳用、公孫勝等人外,鄭飛亦經常現身講課,學習的範圍也五花八門,寓教於樂,爭取提高軍官們的個人素質與戰鬥素養,並借他們影響越來越多計程車兵。

429,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4)

社會經濟方面,他首先在俘虜的大量原各州縣官吏中挑選出了一些口碑不錯的官吏,讓他們重新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畢竟,天道軍打仗雖然是一流的,但在管理州縣上卻是毫無經驗,管理州縣看似簡單,其實卻是繁瑣的事情一大堆,而這些人常年任職各州縣衙門,各項管理工作都是手到擒來,鄭飛本著人盡其用的原則,還是吸收了一些原官府官吏為己所用。

其次,鄭飛立刻下令廢除或減少了許多大宋制定的繁雜稅目與苛捐雜稅,諸如制錢稅、月樁稅,科配稅等等,只保留基本的一些稅種,比如田租稅,鹽稅。但即便是繼續收的稅,也比大宋規定的稅率降低了許多,也更加公正公平了許多,就拿田租稅來說,大宋規定每畝糧收稅一斗,看似不多,其實變相加收的法子卻是花樣繁多,層出不窮。例如百姓在交了稅糧後還要交“耗米”稅,所謂“耗米”,就是為了彌補糧食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而加收的糧食,這個“耗米”的水分就大了,一般是官吏說是多少你就要多交多少,普遍會加收五六成,甚至兩三倍也不少見,比如一名百姓需要交糧一石,等算上耗米,實際卻要交一石半甚至兩石。又例如官府在收稅糧中所使用的“大斗”,裡面也有玄機,按規定,將大斗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