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9部分

如今雖然已經成功安撫了原岐山軍,新天道軍七十萬大軍也正在各處原地待命,遵照鄭飛的命令抓緊時間調整與訓練著,為對大宋重新展開進攻進行著全面的準備,但需要鄭飛抓緊時間處理的事情還有許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有兩件事:

第一是在上一次大戰中,大宋近四十萬“討逆軍”被天道軍與岐山軍殺了個措手不及,除了被殺死和潰散逃跑了的,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投降,人數足有二十多萬。再加上在橫掃兩淮、兩江等各路的過程中俘虜的地方上的宋軍,如今俘虜總數已達到了恐怖的近四十萬人!

雖然鄭飛已經俘獲了宋廷為討逆軍準備的幾乎全部的軍資,並在攻下來的各州縣繳獲了數億貫的錢財,再加上原本就雄厚的資本和東南充足的糧草,如今根本不缺錢糧,但也不能任由這些俘虜把自己坐吃山空,這些俘虜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負擔,每多養他們一天,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必須儘快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如果僅僅是俘虜幾萬人,哪怕就算是十萬人,對鄭飛來說也不算什麼問題,上一次的京東西路大戰就順利的“消化”了十幾萬朝廷大軍,可這一次卻不同於往,這一次俘虜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足足有四十萬人,稍有不慎就會鑄成錯誤,出於謹慎,鄭飛便將朱武、吳用、公孫勝、方臘等人都召集起來共同商量應該怎麼辦。

古往今來,對待俘虜的辦法無外乎有五個:

一個是殺,全部殺掉一了百了,這也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不但可以徹底消除俘虜所帶來的各種隱患,還能節省大批養俘所耗錢糧,歷史上戰國名將“人屠”白起就是幹這個的行家,一生征戰,不連在戰場上殲滅的敵人,就是俘虜也被他殺了不下一百萬!

第二個是招降,將敵人變成自己人,不過這樣做有些風險,就怕這些人是假降,日後會倒戈一擊。

第三個是將他們變成奴隸,監管驅使他們成為勞工,累死累活的為自己勞作。

第四個就是什麼也不讓他們做,囚禁卻白養活他們。

第五個是釋放俘虜,已顯示自己的仁慈。

第四個顯然不行,第五個更是不行,放走他們無異於放虎歸山,他們在回到宋地後轉眼就能又拿起武器成為一支軍隊,還會再反過頭來進攻自己,這也是當初白起之所以熱衷於殺俘的主要考慮。

那最好的辦法看來就是殺掉這些俘虜了,但鄭飛向來反對殺俘,天道軍從不曾大規模處決過俘虜。朱武秉承鄭飛的吩咐,主政岐山及東南期間也不曾大規模殺過俘虜,所以殺俘這個辦法也被排除了。隨後,經過與眾人的商議,鄭飛決定採取招降與“招工”相結合的辦法。

一聽招降似乎很好理解,其實不然,這裡面也有講究,首先,招降時不能誰都招降,老弱病殘肯定不行,官職較高的軍官也不接受,因為相比普通計程車兵,這些高階軍官基本上都在大宋有家有業,而且既然能當上高階軍官,肯定也與宋廷有著特殊的聯絡,這些人在日後是最容易反水的,一旦反水,還會帶著手下大批士兵也跟著反水,話說回來,如今的宋廷官員,從上到下一爛到底,又有幾個有真本事的?所以,除了幾名鄭飛所知道的歷史上的名將與正直之士,剩下大部分高階軍官和文官都不能用。

其次,招降的人數也要有所限制,就算是四十萬俘虜全都是精兵強將(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全部都收,因為降軍最容易反水,在他們沒有徹底變成自己人之前,依舊要讓自己的軍隊對他們佔據相當程度的優勢,日後就算他們真的反水了,也不會對自己造成太大的影響。就比如這一次宋廷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只想著讓朱武派出二十五萬大軍跟鄭飛打個兩敗俱傷,卻沒考慮到讓那二十五萬人進入宋境豈不就是引狼入室?沒有考慮到萬一朱武真的反水了,他們拿什麼來壓制這二十五萬人的雷霆一擊?

如果將宋廷與鄭飛交換位置,面對朱武,鄭飛至少也要讓自己的軍隊對朱武可以形成三比一的優勢才會同意讓朱武的大軍進入自己的地盤,否則,就寧可少讓朱武少派些人。而以天道軍目前的七十萬總兵力估算,要將招降的俘虜完全控制起來,最多隻能招降十萬人。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因素要考慮,就是要將招降的降軍全部打散原來的編制,將他們化整為零分配到各個軍隊中去,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將他們打散分開,就算他們中有人居心不良也難以召集起足夠的人手,也更容易以天道軍集體的力量徹底同化這些俘虜。

這便是鄭飛在招降中的三項原則,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的時候,比如當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