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到,或許比皇上更加喜歡讀書的皇弟更明白怎樣能讓這個帝國走向正軌。但是想到趙光義一旦繼位,三弟趙廷美和皇子趙德昭的存在必然引發更殘酷的骨肉相殘、宮廷仇殺和政治混亂,趙普就無法容忍趙光義。

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打擊趙光義集團。

966年,趙普派出的臥底、知梓州馮瓚的家奴告發馮瓚受賄等事。皇上急召馮瓚等人回京,命御史臺加以審問。趙普趁機派人去潼關截獲馮瓚的行囊,查得金帶及其他珍玩之物,封皮上寫著劉嶅之名。劉嶅時以工部郎中出任開封府判官,是趙光義幕府中的重要人物,金帶等珍玩的最終接收人顯然是趙光義。

趙普想以此提醒皇帝,趙光義的勢力已經盤根錯節,但趙匡胤不為所動,甚至打算寬恕馮瓚等人。在趙普的堅持下,馮瓚才被流放到登州馮門島,遇赦不還。而趙光義幕府中的宋琪,因與趙普是同鄉,素有來往,被懷疑向趙普透露資訊,被趙光義趕出幕府。此事讓趙匡胤左右為難,最後將宋琪調出京師,出知隴州,劉嶅則免官了事,不再深究,算是對趙普與趙光義之間矛盾的調停。

然而趙普與光義的矛盾並沒有因此緩解,反而變本加厲地明爭暗鬥,相互揭發,摩擦不斷。趙光義不停地使人告發趙普受賄、強買第宅、私販秦隴巨木;趙普則暗示光義繼位必然危害皇子。

這場明爭暗鬥以趙普的失敗而告終,因為趙匡胤對趙普過度染指皇位繼承之事十分反感,再說他始終屬意皇弟而不看好皇子。當他發現宰相與皇弟已經勢如水火不能共存時,他開始挑選宰相的繼承人。

皇上對趙普的不滿正在加劇。972年,皇上聽說樞密使李崇矩將女兒嫁給趙普之子趙承宗,甚為不悅。李崇矩門客鄭伸投機取巧,誣告李崇矩受賄請託,鄭伸因此被賜同進士出身、酸棗縣主簿,而李崇矩被罷去樞密使之職,出任沒有實權的鎮國軍節度使,次年又被降為左衛大將軍。

同時,趙匡胤又擴大了副宰相參知政事的權力,規定宰相府頒發的檔案須由副宰相參知政事共同簽署才能生效,以牽制宰相的權力。不久又要求替換趙普宰相府的重要屬官十五人,除去趙普的心腹爪牙。

就在這時,趙普的政敵、皇帝的新寵、翰林學士盧多遜開始瘋狂攻擊趙普。973年農曆八月,皇帝以明升暗降的方式,罷趙普為檢校太尉、河陽三城(治孟州,今河南孟縣)節度使、同平章事,將其趕出京城。趙普這才確信自己大勢已去,皇弟趙光義繼位已不可扭轉。

這一年趙普52歲,在趙匡胤手下獨自擔任宰相已經整整十年。考慮到有生之年或許還能看到皇弟繼位,趙普決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因此在罷相離京時,特意上章自辯稱:“不知內情的人總以為是臣下在攻擊、揭短皇弟,其實在臣下心目中,皇弟忠孝全德,臣下與皇弟怎麼可能有矛盾呢?其實當年太后遺命,臣下我就是見證人,陛下是最瞭解臣下的人,因此臣下也就不需要進一步辯白了。”

趙普剛剛離開京城,來到孟州上任,皇弟趙光義就被封為晉王,地位在宰相之上,獲得了周世宗繼位前的所有地位。在朝臣看來皇弟是確定無疑的皇位繼承人了。

9.悔恨與焦慮

人的感情有時候是很奇怪的。

趕走趙普之前,趙匡胤覺得趙普這個人不停地出現在自己眼前,整天絮絮叨叨,不勝其煩。加之試圖干涉皇位繼承之事,利用宰相的權力拒絕光義封王,染指皇帝的核心權力,真讓人忍無可忍。

然而當趙匡胤趕走了趙普,報復性地立即封光義為晉王時,每次上朝,趙匡胤看到站在第一個的就是自己這位皇弟時,又忽然厭煩起來,耳朵邊總是響起趙普提醒自己皇弟不能繼位的種種理由。

特別是隨著皇位繼承人地位的確立,趙光義的排場、架子越來越大,外出時的儀仗越來越豪華,常常轟動京城,百姓議論紛紛,以新皇帝看待光義;開封府中幕僚們的活動開始肆無忌憚,而朝臣們也急切地巴結著這位新封的晉王,有些文臣的諂媚之言簡直不堪入耳,斯文掃地。

趙匡胤這才意識到,自從封趙光義為晉王后,自己已經不再是宮廷內外聚焦的物件,一個新的權力中心已然形成。

皇帝的心中漸生悔意,他很想提醒皇弟,朕給你的,你才能拿。皇帝忽然想急切地告知京城中的每一個人,他可以將皇位傳給皇弟,也可以不傳給皇弟,皇弟的一切榮華富貴都來源於他,只要他還在做一天皇帝,對趙光義就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皇帝無意廢儲,但他認為自己必須給包括皇弟在內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