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1號的眼眶空洞內,電芒重新閃爍,很快其控制系統全面啟用,能源、傳動、感知等模組節節貫通,使這具戰鬥機械持續作出扭頭、擺臂、屈伸等動作,然後就像一個正常人那樣,輕輕一個小跳,下了工作臺。
模擬倉內,羅南安靜地躺著,但精神層面非常活躍,正是他“附身”在電磁前鋒1號那邊,做出了以上的種種動作。
這是種子印記尚未生根發芽之前的權宜之計,但也著實是個有趣的體驗。類似於霜河實境的現實版,也是遠端機械控制的高階版。
當然了,裡面還有一些更奇妙的地方。
植入的種子印記雖說功率不足,卻並非是閒置狀態。它仍在以特殊的方式,觀照這一切,並嘗試著透過羅南,協調做出反應。
羅南控制著1號,但也在配合著1號。他們“一起”在前進基地內活動。這個時候,羅南除了關注核心元件之外,也在檢視其他零部件以及系統整體的情況,並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微調。
專門傳送過來的維修機器人成了最忙碌的那個,跟在1號後面團團轉。
對這些,羅南並不是親力親為,畢竟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還不怎麼夠。在齒輪地下實驗室,進行整體資源調配和基礎操作的,是軍工級人工智慧“旗手”,而在這處前進基地,進行相應任務的就變成了外接神經元。
這個至今也不能明確來歷的神奇造物,展現出了超卓的智慧水準,而對於地球科技的壓倒性控制力,更是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經過四十分鐘左右的測試,電磁前鋒系統功效和模組運轉,基本上已經在正常區間,順利渡過了新手設計師的造成的各個陷阱,至於更深層的問題,只能從實踐中去檢驗。
現在已經是下午三點,羅南決定出洞……咳,出動了。
1號向外走,由於在修建前進基地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隱蔽因素,再加上地質上的一些問題,向外的通道頗為曲折,很多地方只是勉強通行,這也算是對電磁前鋒操控性的一個測試。
最初這部遙控的戰鬥機械還與四面的火山岩有些摩擦,偶爾還火花迸射。但很快,摩擦刮蹭的噪音都消失不見,這不僅是羅南習慣了對戰鬥機械的控制,也包括核心的種子印記對於外界環境的把握,迅速變得敏銳而合理。
兩分鐘後,電磁前鋒1號越過一條半凝固的熔岩徑流,前面已經可以看到照射下來的天光。這裡比夏城錯開了一個時區,大概就是下午兩點鐘左右,縱然天色不佳,還是有昏濛濛的陽光照下來。
那裡就是出口。
1號再向滑行,磁浮動力反激的灰塵還在盤轉,狹窄逼仄的甬道中,汙濁空氣便是躁動起來。
變故陡生!
一隻四足短尾的鱗甲怪物,從1號剛剛跨過的那條半凝固熔岩徑流之中躥出,並展現出卓越的爆發力。微弱的熔岩翻滾聲才起,其利刃般的舌頭,幾乎已經刺入了1號背部裝甲與頭盔的連線部。
可也是這一刻,1號全金屬結構的軀殼上,有噼拉拉的電火躥起,空氣嗡聲震動,以至於周圍坑坑窪窪的岩層都有抖動、崩裂。
短促的嘶嘶聲從鱗甲怪物喉嚨裡透出來,這傢伙還來不及從舌管中噴出腐蝕毒液,便在1號驟然外擴的是磁場裡失去了目標和方向,稀裡糊塗地衝過了頭,從1號肩頭上方甩了過去。
1號手足不動,電場強度方向瞬間轉換集束;形成如刀般的電弧強芒,直接轟在鱗甲怪物身上,高壓作用之下,瞬間將其化為一塊焦炭。
一擊反殺,1號的滑行速度甚至都沒有變化,繼續向昏蒙陽光照射的區域行去。經過鱗甲怪物屍身之際,嚴重變形的焦屍“嘭”地一聲燃起了火,那火焰偏紅略暗,光色就像是灑上了一層汙血。
可那火焰也是真兇,足有成年人手臂長短的鱗甲怪物,短短半秒鐘時間就給燒成了灰,只有最後一刻爆燃的火焰,似是受到電磁場的影響,焰光追著1號的身形,如靈蛇般繞行一週,這才熄滅。
在焰光熄滅之時,1號頭部腔室,有序轉動的金屬方塊表層略微泛紅,隨後便恢復原狀。
羅南瞥了眼束神箍視窗,見四格的功率表毫無反應,不免搖頭:轉化率簡直低到沒人性!更不用說未形成質變前的能量損耗和散逸問題。
他越發堅定了完成既定計劃的決心。
此時1號迎著陽光的方向,向上衝起,來到了前進基地所在山體的上方。羅南的視野與戰鬥機械的儀器感知有效結合,又分出了層次,層層鋪展開來。
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