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帶回去的財富和他們自己的金錢都讓倭人在瀋陽駐軍變得“合理”起來。到1928年倭人還在不斷地增強著他們在瀋陽周邊的兵力。雖然表面上身上的中國軍隊比倭人多一些,但是倭人在瀋陽周邊的撫順、遼陽、鐵、本溪、鞍山、海城、四平街、旅順、公主嶺等地駐紮著大量的軍隊,可是東北軍的主力大部分都在熱和和國民軍的前線對峙。因此現在的瀋陽可以說實際上掌握在倭人手裡。
在歷史上8年艱苦的抗戰歲月裡中國軍隊最缺少的是什麼?除了兵員素質自然是槍支彈藥,尤其缺乏的是重火力技術裝備。而瀋陽兵工廠、東塔飛機場的空軍恰恰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中國軍隊的弱點。但是從瀋陽的態勢來說兵工廠和空軍基地完全被置餘倭人的3面保衛之中,這樣的部署說得不好聽一點,那完全就是資敵。可是東北軍和東北人民無論在感情上還是在物質上都不願意將繁華似錦的瀋陽拱手相讓,張學亮也不願意將父業就此放棄。而瀋陽東探高麗,南接大連港,北臨富饒的東北平原,西接東北咽喉錦州,可以說是當時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
就東北局勢來說對中國軍隊十分不利,一旦瀋陽打響兵工廠根本無法正常生產,而且需要的原料也無法運達。因此就兵工廠來說並不適合繼續留在瀋陽,但是要轉移一個有數萬工人的兵工廠其難度可想而知,就算是要搬遷,對於東北軍來說哪裡才安全呢?連東北軍重兵把手的瀋陽都不安全,以倭人的海軍機動能力和中國海軍的現狀沿海就不在考慮之列,內陸由於交通不便也無法正常生產。失去後勤支援的東北軍還能做什麼?因此無論從軍事對比還是國力對比,沒有整個中國的支援東北結果就是個定局,那是個死局。當然這個推算出來的結論不適合我們偉大的人民戰爭,因為人民戰爭給中國人加上了一個砝碼叫做無窮大,這是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可惜的是張學亮雖然不苯可是比不上我們的李得勝,東北軍雖然不錯也比不上我們的人民軍隊。
所以洛輝和包漢文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說服張學亮放棄瀋陽兵工廠,將裝置銷燬也好送給國內其他軍閥也好,當然最好是將其送到南華共和國。
當然死局歸死局,但是輸有不同的輸法。就好比下象棋有一種走發叫做棄子奪勢,說的就是犧牲掉自身一定的力量以取得形式上的主動和有利。對於東北軍來說張學亮已經下了決死戰鬥的決心,而且東北軍的家眷老小也開始了秘密轉移,當然兵工廠和那些外國技工也在其中。在關內的東北軍主力正在向瀋陽附近集結。
東北軍的一系列行動雖然隱秘,隱秘到那些工人和家小在上船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哪裡。甚至那些技術工人被招集起來之後就被軟禁不允許任何的外界接觸,然後告訴他們他們將去南洋如果有家小需要一起去可以寫信給家人南華共和國方面會負責一切,當然信件一旦寫出煩是被通知的家人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走。
這樣的行動雖然十分周全但是面隊倭人無所不在的情報網還是不可能長期隱瞞,倭人在半個月後就發現了東北軍方面的異常。而東北軍家眷、家當的神秘消失任誰都會想到一種可能,那就是東北軍要拼命了。倭人發現異常之後就迅速得到了確切的情報。在倭人關東軍司令部武騰信義、本莊繁和板垣徵四郎坐在了一起,他們要討論的自然是東北軍的異常舉動。自倭國國內的疫病爆發之後,雖然現在已經被基本控制,但是大量資金被花在了藥品上,而國內的商業也受到了宵禁的巨大影響。伴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倭過的的國家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但是這一切卻不是這3個戰爭狂人苦惱的原因,相反他們正在因為這樣的事情而高興,因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已經讓倭國大部分的民眾對於議會所代表的資產階級產生了強烈的不滿,而“軍國主義思潮”卻越來越深入人心。這些未開化的民族不知道什麼叫做文明,雖然近代化的制度給了它們這些野獸一塊羊皮遮羞布,但是一旦它們自己的生產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它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克服自己的困難而是想要去掠奪。自倭人有歷史以來他們本族的戰爭就伴隨著殘酷的掠奪和殺戮,再從之後的倭寇到野獸信長髮動的對朝鮮戰爭再到今天倭人對中國的所作所為都用事實說明了一切。
話走遠了說回來,這三個戰爭販子坐在一起苦惱的是因為逐漸得勢的軍部,已經迫切地需要證明自己能夠用掠奪來化解國內的危機,因此對中國東北的所謂“滿州國計劃”正在處於實施階段,一切都在有步驟地進行。可是最近東北軍的異常動向卻他三個傢伙十分煩躁,雖然它們是野獸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有多愚蠢,相反它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