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種非常特別的甜美可愛的感覺,不由砰然心動。這也成了他繼續“支援”下去的最大動力。
兩人就這樣問答了一陣,雲霄忽然問了一句:“師尊曾我言我三姐妹皆有情劫,依道友看,如何能安度此劫?”
若是碧霄問這樣的話,張紫星的回答必然是“嫁給我不就行了”,但面對這位“瓊霄”娘娘,卻不能如此隨便輕佻,以免留下不良的印象,所以他的回答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情由心生。當順其自然而行,若是強行壓制或隱藏,必當適得其反。”
順其自然?這句話倒與當初師尊的“隨緣而行、不可強求”相類,雲霄又問道:“既然大道無情,那麼人若有情,又如何去悟這無情大道?”
張紫星想了想。答道:“此道之意,乃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無形無相,本無形而不可名,但卻真實存在。真髓乃無為而為之道,並非無情之道。尊師曾言,大道三千,皆可證混元。每一位聖人成道。都有自己所堅持的道,並非雷同。萬法乃大道之始,大道乃萬法之終。自始乃無常而終至恆定。何須以恆定而求無常?有情之人,自有有情之道,何不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有情之人,自有有情之道?雲霄心中有種恍然開悟的感覺,緩緩點頭,隨即將那雙美得驚心動魄的秀目直視著他,一臉正色地問道:“道友博學多才,見識非凡。怪不得短短時日,竟能有如此成就!以你如今的力量,就算我未曾受傷,單論修為之力,也未必能勝之。請問道友,你心中地道,又是什麼?”
張紫星沒想到她有如此一問。當即沉默了下來。
半晌。他開口說道:“我曾窺得天數。知大商於殺劫中大有危急。故而竭心殫智。多有謀算。不惜以螻蟻之力與天命相抗。與聖人相鬥。然人力終是有限。若要逆天。終是渺茫。…………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或許。這就是我地道。”
這句話出自東晉陶淵明地《形影神贈答詩》。強調了人生地意義在於努力地過程。而不要過於計較最後地得失回報。封神殺劫中。作為一顆原本註定失敗地棋子。作為聖人眼中地螻蟻。能一步步走到今日。正是他努力不懈地結果。不論結局如何。至少他曾這樣永不放棄地努力過。可能地話。他還將在激烈而複雜地各色爭鬥中進一步實現自身地價值。從而彰顯人生地真正意義。
正如那日他在女媧廟所說地那樣。縱然是浩瀚宇宙中地一點渺小地火光。也有剎那間地光芒。只要能綻放出自身地光芒。就算轉瞬而逝。也終是無憾了。對。這就是我地“道”!
說著。張紫星地心境忽然發生一種奇特地變化。似乎是某種執念地放下。使得原本地境界又得到了奇異地昇華。仙識中。那星雲中忽然升起一枝含苞欲放地五彩花蕾來。這花蕾緩緩張開。現出六片蓮瓣。最後又緩緩消失。
六瓣蓮花消失後。張紫星只覺耳聰目明。於萬物地感覺似與之前有了很大地不同。
雲霄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地變化,只覺他的全身驟然多了一種柔和的奇特光輝,漸漸收入體內,隨即那雙眼睛顯得更加深邃有神,如同夜空一般。
雲霄此時目中除了讚歎外,還有掩飾不住的欣賞。想不到,他竟然能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境界的突破!怪不得他的修煉速度那樣驚人,怪不得連師尊都那麼重視他!
張紫星凝視著雲霄的眼睛:“娘娘,我此道坎坷艱辛,或還有莫大凶險,卻還是想與娘娘攜手同行,不知娘娘可否願意?”
雲霄不料他問得如此大膽,只覺穩固千萬年不曾動搖的道心忽然難以自持起來,心下著慌,再也不敢與他直視。
今日白天,在本以為絕望、打算自爆之時,這個男子的身影曾不止一次地在腦海閃現中,這就是自己地真正的心意麼?
雲霄又想到自己白天所做的決定,一時舉棋不定。這時張紫星忽然欺近身來,一把握住她的手:“娘娘,此番我誠心相求,天地可鑑,將來若有虧負,管教魂飛魄散,不存於世!”
雲霄猝不及防之下,被他握住手,嚇了一跳,連忙掙扎。聽得他發下那般重誓,力量不由又弱了幾分。就這一猶豫之時,張紫星已更加接近,竟將她整個人摟入了懷中。
雲霄何曾有過這般經歷。也沒想到他如此大膽,只覺一股強烈的男子氣息傳來,千萬年來,她還從未與男子如此接近過,不由大驚。
雲霄掙扎無果,陡然想起自己是被他誤會成二妹。連忙說道:“你快放手!我並非……”
張紫星打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