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部分

按這個趨勢來看,如果其他電影公司沒有大片可以壓住它,《開心鬼放暑假》肯定又是一部可以衝擊兩千萬的作品。

到時候肯定又是惹來一班同行的眼熱,誰讓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那麼低,縱使葉景誠強調過影片的質量,但是加上這筆花費投資的總成本也不過百萬。

別人拿幾十萬出來拍電影,最多也就收穫幾十萬的利益。而《開心鬼放暑假》這部電影呢?先不說能不能衝擊兩千萬票房,起碼它一千五百萬的票房是沒跑了。

1:15的利潤比難道還不夠瘋狂?其他同行別說達到這一步,就是想都不敢去想。整個港島,估計也只有葉景誠有這個能耐。

所以現在很多皮包式的電影公司,自知自己不可能去跟葉景誠相提並論。這個人根本不是他們能夠超越的,既然不能超越,那他們自然需要去變通。

所以他們想到另一個點子,去跟風、去抄襲、去模仿。他們一心只求喝湯,不求跟著對方吃肉。因為葉景誠剩下的湯水,已經足夠他們吃到撐肚子。

葉景誠拍《英雄本色》,他們就跟風拍《英雄無畏》、《英雄無懼》、《本色英雄》……,稍微進行改動的故事,再加上一群廉價的演員。隨便賣個幾十萬的票房,他們至少能從中抽三分之一的利潤,這那裡是尋常的湯水,簡直就是那種吃了就胖的肥仔水。

至於可能惹來的壞名聲,這一點他們根本不會在乎。不過是玩票性質的撈幾筆,怎麼可能因為幾句閒言閒語,他們就主動放棄自己的利益。

還是說真有人那麼傻,打算做葉景誠第二?這一點簡直是痴心妄想,如果他們真有這個本事和魄力,那還需要跟在後面拍跟風片?早就自己拿劇本出來拍攝了。

重新回到黎應就對於一體化電影制度的看法上,正是因為《開心鬼放暑假》的大賣,也導致開心少女組在唱片銷售這一塊,帶來巨大的群體優勢。

即使一百個看電影的觀眾中,僅有一個人願意為少女組的唱片買單。每天超過十萬人次的觀看了,至少都能售出一千張唱片。

唱片銷售不像電影票房有那麼大的收益,但是它的風險和成本都要低很多,好像開心少女組這張唱片,基本上只有賣出一千張黑膠唱片,它的成本已經回來了。

而黎應就向葉景誠彙報的資料,就是當天開心少女組的唱片發售會,她們在現場售出的黑膠唱片和錄音帶,已經等價於兩千張黑膠唱片。

更別說南國影院各個分店的賣品部,都在同一天上架了這張唱片。所以開心少女組這一張專輯,第一天就賣出原先定下來三千張唱片的銷量。

三千張看起來不多,實則這個年代一個新出道的歌手,第一章專輯的總銷量達到這個數字,已經是合格偏上的成績。

更別說開心少女組並不是真正的歌手,音色、歌唱方面的確比正規歌手差了不少。能夠第一天就賣到這個數字,完全是靠《開心鬼放暑假》的消費群體堆起來的。

五萬張銷量的白金唱片就不用想了,不過兩萬五千張的金唱片還是有機會,再不濟也能混個破萬張銷量的銀唱片。

對於開心少女組的成員來說,這個成績是值得炫耀的。對於葉景誠等人來說,這個成績更是值得可喜可賀,因為這個一體化電影模式的方針,已經可以確定落實到接下來的電影之中。

這件事最大的問題就是青燈娛樂跟華星唱片無論在人事、宣傳、發售等方面如何去配合,這一點只能讓兩間公司的高層慢慢進行磨合,再決定出一個最為便捷的方案。

葉景誠來到華星唱片,除了聽黎應就跟陳柳泉這兩個人如何配合接下來的事,另外還有一件事要陳柳泉負責執行的,就是以華星唱片為名,舉辦港島第一屆的’新人歌唱比賽‘。

既然公司的一體化電影模式已經落實,那公司自然要多吸納一些能演會唱的藝人,否則這個方針還是實施不起來。總不能每次都拿開心少女組這種半吊子的藝人,到時候錢賺不到太多還容易惹來罵聲。

而目前簽了給華星唱片的藝人,只有張國容和中森明菜兩個人,何止是少得可憐能夠形容的。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培養出一批屬於公司的歌手。

至於那些已經成名的歌星,早已經被寶麗金、華納這些老牌的唱片公司吸納,除非葉景誠肯拿出大價錢贖他們的合約,只能說葉景誠目前暫時沒這個打算。

“葉生,我一個人可能忙不過來。”陳柳泉苦笑道。

葉景誠同時將兩個任務交給他,到底應該說是看高他呢?還是說證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