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呢!”邪道人道,“如今往北有韃虜,往南有革命,往西有外邦敵患,大地之上已無我等安身之處了。唯有這東海,廣闊無邊,興許還能碰上一片未開發的仙道靈山……”
“你倒是會做白日夢!”楊陽笑罵道,“古往今來不乏大神通者,要是有什麼仙山靈脈早就被他們給佔了,哪裡還有機會給我們撿漏!”
許震坤道:“我等前去東海,東海之上的扶桑國那一群宵小恐怕不會那麼容易讓我們安生。”
“道兄此言差矣!”楊陽待人隨和,七位天君雖然是被迫加入鬼師門,但加入後才發現好處多多,於是也不拘束,便也參與到討論中來,絕陰天君道,“扶桑國雖然居於東海之上,卻也不過是個彈丸小國,東海浩瀚無邊,小小扶桑國哪裡管得到我們?再說,那扶桑矮子要是敢對我們不利,我們一發滅了他們便是!”其他幾位天君也點頭稱是。
楊陽道:“我等此去乃是為了避禍,不是去打打殺殺,行事一定要低調。我鬼師門近來得罪了不少門派,這段時間也出了不少風頭,若是我等再留在中土,必然會被逼上潮頭浪尖,讓人家當槍使。此去東海,尋個安生之地,隔岸觀火,天下大亂之時,我等也好有個安全的基地,要是想渾水摸魚也多了一分保險。”
大家點頭稱是,打點行裝,清點人馬,便往東海去了。此去東海,尋寶避禍,楊陽心中自有一番打算。如今他已經在崑崙派和十萬大山裡安排下了棋子,現在要做的就是壯大自己的實力,靜觀其變了。龍在天得了楊陽的指點,化作連城子的模樣混入崑崙不題。還有便是楊陽叫笑彌勒轉給逍遙魔尊李淳風的一首偈子:
綠葉白藕紅蓮花,
三教本來是一家。
賢弟若諳其中味,
仙福永享壽無涯!
李淳風聽罷此詩,不由微微一笑,明白了其中的含義。自生金剛笑彌勒幫楊陽煉化惡鬼的戾氣,得了上天垂下的功德,數十年來未曾突破的道行隱隱有了鬆動的跡象,這等時機他又豈容錯過,傳了子航兩卷佛經便駕著祥雲會九華山閉關去了。
子航這孩子天生的慧根,生而能言,看書識字的本事好像在孃胎裡就會了一般,端起笑彌勒傳授的兩卷經書看了起來。
兩卷經書,一卷是《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此經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和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等內容,為天台宗等據以立說的主要典籍。全經主要思想為空無相的空性說和《般若經》相攝,究竟處的歸宿目標與《涅盤經》溝通,指歸淨土,宣揚濟世,兼說陀羅尼咒密護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於會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實。
子航一讀此經便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心性頓入空明之境。他本是天生的佛子,將來要在清靜世界代替阿彌陀佛做淨土宗教祖的,生來便具足自性圓滿。隨同他一起誕下的舍利子發出淡淡毫光,照定子航全身。子航現在乃是嬰孩之身,跏趺坐於雲床之上,寶相莊嚴。正看的入神,眉心見放出毫光一道,照見西方世界極樂國土,極樂佛土之中,皆以玻璃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寶網羅上。於彼佛國,有一佛陀,以大妙音而說諸法,乃是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佛國,為眾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毫光中現出種種世界莊嚴法相,子航皆不為之所動,任其自生,任其自滅。又見經文中說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自性中靈光一竅初開,照見自己本來面目。
“原來我便是觀世音自在菩薩!”子航自言自語道。雖然他已經照見自己本來面目,知道自己是觀世音菩薩投生轉世,可是前世所得神通都記不清楚,只能從頭來過。觀世音菩薩在過去世早已悟道成佛,號曰“正法明如來”,由於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發一切種菩提心,所以常常以菩薩身在眾生中顯化,救渡有緣人。
如今阿彌陀佛要入無餘涅盤,他要繼任成佛,方才到這世間來走一遭。此菩薩在過去世時不知種下了多少福緣善根,早已功行深滿,來此世間不過是成佛之前再為世人開一次方便之門罷了。
悟得本來面目,子航即刻頓入菩薩乘,成了初地菩薩。正是“不入法華,不知佛恩浩瀚”。
另一卷經書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八十四句陀羅尼,被世人稱為《大悲咒》,子航一見這陀羅尼經,心中嘆道,這卷經不是我當初在千光王靜住如來那裡學來的麼?心中此念一生,即刻從初地菩薩頓時超越到第八地菩薩